毛泽东盛赞——虎头岩下有一支“新华方面军”

19.06.2015  10:08

  坚守七年半,出版两千七百余期,毛泽东盛赞——虎头岩下有一支“新华方面军

  陈青炳接受新华日报记者(左)专访。  
  新华日报当年在重庆市区民生路240号设立的营业部。     重庆化龙桥虎头岩下重建的《新华日报》总馆。

  

  新华报业网讯 解放前,重庆有著名的“中共三岩”,分别是八路军办事处所在的红岩、周公馆所在地曾家岩和《新华日报》总馆所在地虎头岩,毛泽东更是将虎头岩下英勇奋战的新华报人誉为“新华方面军”。6月3日,本报记者回“”探询,重温那段激情四射的历史。

  化龙桥边“报馆弯

  1939年5月,重庆城内的《新华日报》报馆被日寇的狂轰滥炸所毁。《新华日报》总经理熊瑾玎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虎头岩下一处空地。经过三个月努力,8月13日,《新华日报》在这里出版发行了复刊后的第一张报纸。此后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重庆当局无理查封为止,总馆在这里坚守了七年半,共出版发行2700余期《新华日报》。

  “门前是嘉陵江,屋后有个瀑布,一条小溪与瀑布相连,流到《新华日报》总馆门前的化龙桥下拐一道弯。原来叫‘镰刀弯’,后来因为《新华日报》名气大,当地人就改叫‘报馆弯’了。”新华日报老报童、90岁的王清佑回忆说,当年的总馆周边风景很美,像世外桃源。

  此次记者按图索骥找旧址,花了不少功夫。出发前,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同志反复劝记者别去,说旧址门前连像样的路都没有。记者找了一位本地出租车司机帮忙,按官方公布的地址(虎头岩村86号)找了大半天也毫无头绪。后来司机阴差阳错开进了“重庆天地”附近的一处工地,在一座废弃的铁路桥下终于找到了旧址。

  亲手挖出防空洞

  总馆共有5栋竹木、土木结构楼房,包括记者工作室、排字房、宿舍、食堂、托儿所等。翻新后的总馆旧址,基本参照了当年的格局。和宿舍楼不同,出版部的办公室房门是两两相连,社长室靠着记者办公室,夜排字房和夜编部挨在一起……

  当年《新华日报》的校对、94岁的秦铁民告诉记者,这样的布局是为了方便大家交流而专门设计的,当年新华报人间的关系就像这些紧挨着的房门一样,亲密无间。

  夏衍先生任报纸总编期间,秦铁民是夜班新闻校对。有一天,他觉得总编起的一个新闻标题不好,按道理校对的任务就是找错别字,但秦铁民跑到隔壁办公室,找到夏衍就说标题不合适,能否改一改。“夏总编很谦虚地说‘那你说怎么改?’听完我的建议,他考虑了一会儿:‘好吧,就按你的意见来!’”秦铁民告诉记者,当年报社上下吃住都在一起,彼此相处得像家人一样融洽,大家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

  紧挨着山体的是报童们的集体卧房,卧房对面有个防空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华日报》刚迁来,为躲避日机空袭,同志们自己动手挖了这个防空洞。“鬼子的空袭很疯狂,为了保证每天按时出报,后来把印刷机也搬进了防空洞,印刷间是整个报馆最安全的地方了。”王清佑告诉记者,报纸在防空洞里印好后,就用脚踏车从后面的小路运进城。1941年1月18日,刊载有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题词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防空洞里印出来的。

  群贤毕至的“统战角

  《新华日报》总馆西南角是食堂和一大块空地,空地上曾有个篮球场。在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发展、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方面,很多工作是在这个角落开展的。

  新华老报人李楠曾在1994年09期的《瞭望新闻周刊》上撰文回忆到:“食堂发生的动人景象要数延安尊敬的人来讲话,一般不长,事后也没有讨论座谈,但聆听的人两眼闪烁光泽,脸上神色、笑容真切表明,他们感到满意和赞同,并把内容牢记在心底。

  王清佑告诉记者,当年新华日报经常会邀请各界名流到总馆开报告,一般在下午,不论送报多辛苦,他每次都要赶到总馆去听,回到市区,他会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分享给朋友,朋友很乐意听他说,让他更有满足感。

  邓大姐和我们扭秧歌

  报社几乎每年都在总馆西南角办创刊周年庆,每次还会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和社会团体参与。

  秦铁民记得,创刊五周年庆时,报社邀请了陶行知、马寅初、沈钧儒、柳亚子、赵丹、金山、张瑞芳等知名人士,还有一些国家的文化参赞和外国记者,以及不少学生。当天,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还和沈钧儒赛跑,李公朴做裁判,沈老跑了第一,大家起立热烈鼓掌,祝沈老健康长寿。当晚,新华日报社办了一场酒宴。酒宴后柳亚子说了几句,内容秦铁民记不全了,但给他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柳亚子激动地高呼:“全世界的光明在莫斯科!全中国的光明在延安!

  1945年2月进《新华日报》当报童的时候,陈青炳只有13岁,是年龄最小的员工。陈青炳记得,日本投降后,新华日报在食堂边开庆祝会,来了很多人,邓颖超也来了。看陈青炳像个娃娃,邓大姐一把将他抱到自己身边,一起看节目。“她问我名字,问我年龄,问我上过学没有,得知我只有13岁她很惊讶,摸了摸我的头。”庆祝会的最后,邓颖超拉着他走进欢呼的人群,和大家一起跳秧歌。那天周恩来也来了,和大家在西南角的那片空地上一起唱一起跳,尽情欢乐。

  重访这块人文隽永的土地,记者愈发深刻地感觉到《新华日报》在抗战史上重要的地位。那些风雨兼程的故事,耐人寻味的荣耀和传奇,是一份珍贵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将永远温暖一代又一代人。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张 筠

  重庆日报记者黄琪奥文/摄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