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动监察职能向乡镇村居延伸 擦亮监督“探头”
刘丛林最近有点忙,田间地头、村部院落、社区居委……处处留下他的身影。“村两委成员都是监察法规定的监察对象。”每到一个地方宣传监察法,他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刘丛林是宿迁市宿豫区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今年7月,他又有了一个新职务:区监委派出第一监察员办公室负责人。
“开展县级监委向乡镇(街道)综合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工作是我省推进监察全覆盖的重要一环,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蒋卓庆表示,要严格按照监察法规定规范执法,整合基层监察力量,实施交叉监督检查,做好对村巡察“后半篇文章”,切实加强县级监委对乡镇(街道)农村基层的监察工作,擦亮“最后一公里”的监督“探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整合资源力量,
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我又不是党员干部,你们找我干吗?”这是今年8月28日,苏州太仓市浏河镇建管所工作人员严某见到该市监委派出第三监察员办公室工作人员时的第一反应。
经查,严某在浏河镇某小学教学楼外墙面粉刷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收受该项目老板王某2000元好处费。“严某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管理人员,是我们的监察对象。”太仓市监委派出第三监察员办公室负责人严振威说,“他收受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的礼金,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必须进行严肃处理,鉴于其积极配合并及时退还,我们对他进行了诫勉谈话处理。”
“近年来全省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数占全省立案总数的近50%,绝大部分涉案人员在乡科级以下。”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黄继鹏表示,由县监委向乡镇(街道)综合派出监察员办公室,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察工作格局,有利于推动农村基层腐败问题解决,推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发生根本转变。
今年5月,省纪委监委在13个设区市各选择2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县级监委纪检监察室增挂县监委派出监察员办公室牌子,作为该纪检监察室的职能延伸,在所联系乡镇(街道)中的1个驻点办公。每个监察员办公室一般联系3个乡镇(街道),根据县级监委授权,依法履行对乡镇(街道)所辖的基层干部以及其他行使公权力的管理人员的监察职责。
设置监察员办公室不是简单加挂一个牌子,更重要的是整合农村基层监督资源和强化监察力量。“我们坚持‘机构、编制、职数’三不增原则,监察员办公室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监察员,各乡镇(街道)纪检干部担任兼职监察员,保证每个监察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般在8人以上,这样既满足了基层监察工作需要,也能够按照《监察法》要求规范执法,近距离、全天候、常态化开展监督,真正实现‘看得见、管得着’。”省纪委监委组织部副部长成竹介绍。
10月10日,省纪委、省监委、省委编办联合印发方案,全面开展县级监委向乡镇(街道)综合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工作,年底前将全部实施到位。截至目前,全省96家县级纪委监委派出347个监察员办公室,明确792名专职人员、2244名兼职人员。
实施交叉监督,
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近日,连云港市海州区监委派出第一监察员办公室组织联系的浦南、板浦、新坝等镇的纪检干部,组成3个组开展交叉监督检查,着力发现问题、提高监督质效。
“交叉监督检查发现,新坝镇王付村党总支书记付明呈、村委会主任付明师、村党总支副书记兼报账员徐家巧,涉嫌套取村集体资金用于支付其他费用。”第一监察员办公室主任葛君伟表示,他们迅速按程序报批,经区监委立案后开展调查,通过群众走访、票据查询、个别谈话等方式,最终查实上述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
这是我省监察员办公室通过交叉监督检查发现并查处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农村基层,一个乡镇、街道内部本身就是个熟人社会,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以往,乡镇(街道)纪委开展监督时往往碍于情面,放不开手脚,存在监察本单位时力度不够、问题查找不深入等诸多问题,很容易形成不敢监督、不好监督、不便监督的不利环境。”省纪委监委组织部相关同志介绍,为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明确每个监察员办公室内部设立综合组和若干个监督检查组、核查调查组等工作组,每个监督检查组联系1个乡镇(街道),开展交叉监督检查。
根据所辖片区侧重点不同,交叉监督检查的内容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村居“两委”换届、惠农资金等方面,有的是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在交叉监督检查之前,监察员办公室都要对乡镇(街道)信访举报、巡察反馈意见、村居(社区)审计巡察、审查调查中的问题线索精准摸排,排查出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建立问题线索台账,确保重大问题线索不遗漏、不放过。
“交叉监督有效破解了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防止人情干扰,让监察工作在基层更加精准高效,也获得更多群众认可。”连云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海涛表示,今年5月监察员办公室成立以来,他们共组织交叉监督20余次,排查出各类问题线索85个,处置问题线索49件,开展初核43件,立案14件。
强化督促指导,
推动“三转”在基层落细落实
“邵主任,我要跟你报告个事。”南通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纪工委书记、兼职监察员沈陈燕,最近拨通了市监委派出第三监察员办公室主任邵琴的电话。她告诉邵琴,园区党工委打算在工程项目规范性操作流程文件中,安排她承担具体业务工作,“这与‘三转’要求明显不符”。
“我们立即向市监委分管领导汇报,随即叫停这种行为。”邵琴表示,我们通过对分管工作专项清理、非主业事项监督检查等方式,对联系乡镇(街道)纪检组织履职情况开展监督,推动“三转”在基层落细落实。
“有了上级纪委监委的支持,现在工作更顺、底气更足。”沈陈燕说,“现在我们都是兼职监察员,既开展对党员的日常监督,也参与对监察对象的监督,还要参与一些重要检查,任务比原来多了不止一倍,因此,必须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由于部分乡镇(街道)党(工)委对纪委‘三转’要求认识不到位,仍然安排纪委书记分管其他业务工作,纪检工作往往不能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监督的质效得不到保证。”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唐小英表示,通过综合派出机制强化对下级纪委的督促指导,及时传递了压力,夯实了“三转”成效。
全省各地先后制定出台监察员办公室工作细则,建立监察员办公室与联系乡镇(街道)信息互通、调研会商、干部监督等工作制度。宿迁市纪委监委近期通报基层乡镇纪委“三转”问题典型案例,发挥警示作用,严肃工作纪律,倒逼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履行职责。
11月5日,省纪委监委印发《县级监委向乡镇(街道)综合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工作指引(试行)》,对监察员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及权限、内部运行机制、与乡镇(街道)纪(工)委的关系、监察工作程序、工作保障等作出规范,确保严格按照监察法要求组织实施。
记者 顾敏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