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努力为绿色发展树好标杆

16.09.2015  09:53

  盐城,一座让人打开心扉的城市!这句口口相传、深入人心的广告词,不仅承载着盐城发展的绿色诉求,更包蕴着盐城绿色发展的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

  盐城,集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绿色基因于一身,良好生态环境是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是构筑未来最大的竞争力所在。盐城上下正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树好生态文明标杆,打造绿色发展标志,坚持人民满意标准,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高标准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创塑区域发展新优势。盐城市委书记朱克江在市委全会上指出,坚持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运行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奋力走出一条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有效路径。

  高瞻远瞩,信心满怀。这是催人奋进的“集结号”,这是提振人心的绿色主旋律!

   坚持绿色发展

  “硬制度”引领生态创建

  制度设计一小步,自觉行动一大步。只有站在发展制高点,创新制度,创新理念,才能以更加科学的制度力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在盐城,你感受得到盎然生机的绿色发展,而你首先感佩的,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创生态文明“一盘棋”的崭新局面。

  咬定“青山”不放松,是导向也是行动。盐城市委、市政府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意见和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放眼盐阜大地,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持之以恒改善城乡环境,组织实施十大类130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方位步入绿色发展轨道。根据最近公布的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2014年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得分392.28分,较上年提升6位。90.4%的受访群众认为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居全省前列;88%的受访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表示满意,苏北最高。今年7月,省评估组对盐城创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达98.1%,远高于其他创模城市调查结果,是近几年省内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最好的一次。5月下旬,第一期全国地市级环保局长专题培训班在盐城举办,全国83位地市级环保局长齐聚盐城,围绕新《环保法》和绿色发展主题进行专题学习,盐城践行绿色发展的经验得到环保部领导和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大工程,催生大格局;大行动,肩负大担当。为了加快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并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场所,抽调工作人员,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市创模办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照创模指标要求,加大统筹推进力度,7月23日盐城创模通过省级预评估,力争9月份申请国家技术评估,年底前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省级生态市创建再上新台阶。东台市、建湖县、大丰区、盐都区国家生态县(市、区)创建通过了国家考核验收,市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通过了国家技术评估,亭湖、阜宁、射阳省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近期将接受省级验收。在全市8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县(市、区)的基础上,盐城市将适时申请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红线保护再发力。盐城组织各地编制2015年整治试点方案,督查推进整治工程建设,分别争取上级2015年、2016年整治资金8720万元、6160万元。认真做好全市2014年生态红线考核工作,积极推进总投资达4.9亿的亚行贷款盐城湿地保护项目实施,全力保障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安全……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成绩单,书写出生态立市的执行力。

  在“2015绿色发展与创建生态文明新标杆表彰仪式暨第二届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高层论坛”上,盐城市被授予“首批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注重百姓感受

  “好空气”领跑全省城市

  空气,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最直观的“晴雨表”。“好空气”成为盐城亮丽名片——自全国首批74个重点城市开展自动监测并由环保部公布排名以来,盐城连续两年空气质量全省最好、优良天数全省最高、PM2.5平均浓度全省最低。去年9月份,盐城空气质量位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第4位,是江苏省历史最好排名。今年1至8月份,盐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8,全省最好;PM2.5平均浓度为46.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7月份,盐城被江苏省政府表彰为“201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秀城市”,并获得奖金100万元。

  “深呼吸”,得力于盐城改善空气质量上敢出硬招、善出实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坚持综合施策,实行能源调结构、发展转方式、城乡增绿化、工地控扬尘、秸秆禁焚烧的果断措施,实施清新空气、清澈河道、清洁乡村、清爽城市的“四清”工程,“好空气”打开了人们幸福的心扉。

  守好工作“责任田”。盐城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对全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部署,并与各地、各相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下发了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市大气办每月对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进行考核,并通报地方党委、政府。这一督查考核举措在全省尚属首家,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对本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对工作责任的落实。

  打出重点工程“组合拳”。5月底,盐城专门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列入省年度防治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今年,全市实施大气治理重点工程项目631个,已经完成389个,完成率62%。其中,燃煤锅炉整治任务494台,已经整治244台;计划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企业53家,已经完成23家;计划对16家重点企业堆场进行扬尘治理,目前已全部完成;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提标改造工作也在全面推进中。督促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工作,就重点企业废气扰民问题约谈负责人,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治理废气。目前,该公司投资6000万元的废气治理项目计划今年11月底运行。

  绷紧秸秆禁烧“这根弦”。盐城以专题工作会议形式部署全市夏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市委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进一步抓好巡查和督查,在市政府成立9个督查组脱产办公、驻点督查的基础上,市环保部门又成立了4个专业督查组,实行全区域巡查,全天候暗访。大力推进秸秆禁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努力实现“蓝天卫士”视频监控的全覆盖。会同市相关部门修改完善了考核办法,对发生焚烧秸秆“第一把火”地区的有关责任人,依纪依规从快从严处理。上级环保部门考核认定盐城市今年夏季秸秆禁烧无火点。2014年度秸秆禁烧工作考核,盐城名列全省第一。

  如今,盐城绿化造林面积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荣获“一带一路”旅游文化名城称号,环境美成为盐城的靓丽名片,而优良的好空气正是名片上最亮眼的标志。

   顺应群众期盼

  “一泓碧水”惠及千家万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满意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把饮用水安全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正是盐城生态文明建设中又一亮点。

  投资8亿元开挖盐龙湖,不仅可以起到净化水源的作用,而且由于水库可以有效蓄水458万立方米,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也可以保证市区人口连续7天的正常供水。在此基础上,去年全面实施总投资40亿元的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十大工程进展顺利,目前盐龙湖至城东水厂水源互通工程、城东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已建成运营,盐龙湖水厂开工建设。

  不仅如此,近年来,更多硬招新招持续实施,产生了治水合力。

  法治思维强化执法。以落实《水十条》为指引,利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代号为“清水雷霆”行动的专项执法整治行动。通过行政、司法等综合措施,出重拳、高强度,依法重点整治影响水环境安全的工业、畜禽水产、船舶、生活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部门联动的水环境执法机制。通过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刚性架构落实责任。认真落实蟒蛇河、通榆河、射阳河主要供水河道断面县、镇、村三级“断面长”负责制,对21个重点考核断面每月组织监测,并通报地方。

  经济之手调动积极性。盐城试点开展水环境质量区域双向补偿制度,细化考核责任主体和资金分摊比例,进一步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

  翻翻盐城环保部门近来与水相关的工作清单,亦十分丰富:组织对各地清水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4年度实施情况及全市主要供水河道保护区整治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考核;组织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环境状况评估,督促推进市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扎实推进饮用水源主要供水河道排污口整治工作,督促各地取缔通榆河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21个,二、三级保护区内排污口正按照时序进度开展整治;与公安、交通等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每天坚持对东西取水口及其上游的20个断面34项指标进行1次监测,确保及时预警,有效处置。上半年,全市发生1起突发性水质异常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5%。

  令百姓欣慰的是,经过科学比选论证,7月15日,盐城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盐城新水源地工程建设方案,决定在京杭运河宝应段新辟放心水源,将南水北调之水引入大市区及相关县市。未来,盐城将有531万人喝上优质饮用水,而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着力解决全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目前,新水源地建设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据了解,新水源地建成后,全市将形成以大运河为主,通榆河为辅、蟒蛇河为备用的水源地格局。碧水环绕,水清可亲,掬水而用,成为盐城百姓的幸福图景。

   探索标本兼治

  “加减乘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一份让人欣慰的经济成绩单——面对严峻复杂经济形势和增长与转型的双重任务、双重挑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不失时机抓转型,这两年盐城经济发展已走在全省前列,总体实力登上新的台阶,“八项工程”连年进位,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协调性显著增强,呈现良性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9.5亿元,增长10.5%,全省第二。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幅逐月上升,累计增长12.4%。全市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6项增速居全省前三,10项增幅为全省第一,11项总量为苏北第一。

  厚实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答卷,得力于盐城矢志践行的绿色思维:既不能竭泽而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也不能缘木求鱼,放弃经济发展来求得环境改善,而是加快“调高调轻调新调绿”,彰显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导向。做好绿色发展“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成为上上下下自觉行动。

  做加法,就是顺应“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趋势,启动实施产业创新“十大工程”,编排和推进一批体现全产业链布局和创新性强的重大节点项目,加快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大数据、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美容健康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层次直奔中高端。

  做减法,就是在节能和减排上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项目。今年,盐城正在实施30项节能重点技改项目,其中包括对燃煤锅炉的改造和民用小锅炉的取缔,坚决把能耗降下来,把排放降下来。实施150项重点减排工程更是掷地有声:对全市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进行专项整治,坚决淘汰一批落后工艺、落后产品。经过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全市化工企业由735家减少到331家,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内52家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取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这是盐城的发展优势。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也较大,要求我们在节能减排上必须做减法。”市环保部门的同志如是感言。

  做乘法,就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盐城提出企业实施以自主研发平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为内容的“三自主创新工程”,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研发,积极申请发明专利、实用专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园区也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大院大所大学的合作,设立公共研发平台,为产业培育和发展提供服务。

  做除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要素资源回报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盐城进一步细化各个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取得了较好效果。汽车、机械、化工、纺织四大产业转型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开票销售增幅高于面上增速,尤其是汽车产业已成为盐城工业的最大亮点。去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00亿元,环保科技城成为中国首家雾霾治理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国家重要环保产业集聚区。

  从着力做大做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到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海洋经济、航空装备“三大先导”,一个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呼之欲出!

  绿色发展撬动增长、引领转型、惠及民生、优化环境的愿景,正在托举起一个创业、开放、生态、幸福的美丽盐城!

连云港11部门共商冬季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环保厅
江苏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4日15时,环保厅
江苏拒绝为污染企业买单
   制定赔偿金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磋商和诉讼规则环保厅
环境保护税法元旦起实施 江苏“绿色税”分三档
南京拟定税额全省最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税收法定原则的首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离新税法实施还有1个月时间,江苏将如何贯彻实施?记者获悉,《江苏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的决定(草案)》11月28日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33次会议审议,拟定了江苏三档税额,其中南京市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税额标准均为每污染当量8.环保厅
省固管中心召开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有关工作推进会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禁止洋垃圾入境推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