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办好"水气土"领域民生实事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17.09.2021  09:24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15日电(顾名筛)打造串场河、大纵湖等22条(个)幸福河湖,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擦亮“盐城好空气”名片,推动不动产登记提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广大群众在乡村生态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15日下午,盐城市举办“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各领域为民办实事成效。

  治水兴水关系民生福祉。盐城全面开展幸福河湖建设,今年重点打造串场河、大纵湖等22条(个)幸福河湖。推进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已建设县乡生态河道2451.5公里。开展县乡河道整理清洁生态提升专项行动,已整理提升县乡生态河道804.7公里。实施农村村庄河塘整治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48亿元,整治村庄河塘2532条。据介绍,到2035年,全市河湖总体将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

  盐城水利部门还强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省水利重点项目——里下河平原洼地治理工程盐都、滨海、射阳境内工程,东台市梁垛河整治工程,射阳县夸套南北匡一线海堤新建防汛道路工程全部完成;市本级四港船坞改造底部结构,射阳、滨海2020年度海堤保滩、水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

  盐城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今年以来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住VOCs 治理关键点,实施工业园区排污限制管理体系,加强移动源NOx污染防治;二是提高扬尘管控到位率,对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大施工工地监管力度,规范堆场扬尘污染管控措施;三是推进检验机构核查“全覆盖”,加大对超标排放机动车监督检查频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完善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1至7月份,盐城空气环境质量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8位,连续6个月进入全国前20位;截至9月10日,盐城PM2.5累积浓度达到国际健康城市标准,全省排名第1;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21天,全省排名第2;臭氧浓度为154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

  盐城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立足部门职能,把服务城北改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阵地,编制完成城北总体战略规划、城北地区城市设计等11个专项规划以及先锋大岛组团等9个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组建2个专班,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及时调整市区环城高速圈生态廊道建设方案,补种林带51.68公顷,搬迁危房7200多户,腾退低效企业40家,建成高标准农田1666公顷。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2126条农村河塘两侧新建和更新长达2150公里的造林,对104个村庄开展绿化行动、栽植各类树木约160万株。

  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项目加快实施、开展工作队驻村帮促、深化村企合作联建、举办“十镇百村”典型推介活动……盐城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到2020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3.23亿元,村平60.6万元,村平比“十二五”末净增10.4万元;1217个村(居)无实质性债务,占总村数的55.7%;“十三五”初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972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较好地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盐城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王丽萍介绍,到2023年,全市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力争5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逐步建立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增收持续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