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冬训课堂吹来清新之风
《农民赵国碗的创业故事》《解读县委全会精神》……2月26日的这场冬训课,阜宁县板湖镇戚桥村戚志明是在田头边干活边“听课”的。阜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平说:“农村许多留守党员年龄偏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但村头高音喇叭一响,个个能听到听懂。冬训学理论、学科技、学典型,‘空中课堂’循环播,大伙耳熟能详,管用!”
进入3月份,为期三个多月的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已跨越严冬,走向暖春。戚桥村的大喇叭让冬训有了新载体,而传播的新内容则让冬训不再“板起面孔讲理论”。近日,记者走进拥有38万基层党员的盐城,感受特色创新让冬训这一“老课题”焕发出的新魅力。
动真格,冬训不再是出场点卯
“AO系统不学上,就真OUT了。”2月26日,阜宁县审计局党员干部冬训专题培训现场,审计科胡帅在电脑上认真跟学“金审程序”。
不再走过场,不刮一阵风,冬训成了“冬天里的一团火”。学得好不好,每周六集中考试看结果,后面还有技能大比武,现场考评,现场发奖。
2011年,阜宁在全省率先对冬训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将冬训对象覆盖全县社区、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实现冬训无死角,该县连续4年获评全省冬训工作示范县。
“过去冬训出个场点个卯,人到就行,现在动真格,要上台述职,务虚彻底变务实。”2月25日,在滨海县界牌镇会议室,21位村书记上台进行首次“冬训述职”。三坝村书记赵武军拿着稿子一再推敲,“做没做,做得怎样,台下个个盯着呢,最终还要测评,不带玩水的。”
冬训述职,测评与村书记工资挂钩,这下炸开了锅。“哪个不想争先进,总不能折了里子又丢面子吧?”村书记们都憋了一股劲。
接地气,宣讲传递党的好声音
在滨海经济开发区万恒产业园项目工地,环城社区居委会和西坎村30多名党员干部正在活动板房内听课。简陋的会议室里,盐城市下访干部陈东升、李卫东通过PPT演示,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每人宣讲两场,一场不少。”在盐城,市县510名下访干部与市县宣讲团一样,成为冬训宣讲主力军。
内容丰富,形式百变,冬训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让人不愿听下去”的老腔调,而是被译成“靠靠的”百姓语言,到嘴到肚,入脑入心。2月26日上午9点,阜宁县阜城街道缪黄村敲响锣鼓,数百名党员群众吃过早饭,拎着小凳子来到广场享受冬训福利。舞台车上,演出的淮剧小品《耳聋眼不花》曾摘得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赛一等奖。78岁的缪成一穿着厚厚的棉衣,扶着拐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村民沈玉珍说:“我们老头老太最喜爱老淮剧,现在家门口就能看戏,真是沾了冬训的光。”
切口小,形式活,大宣讲渗透进广袤乡土,清新扑鼻。在盐都区尚庄镇南吉村,盐城市五星级农家书屋华泽书社里书香弥漫,这个由青年农民乐华泽自费创办了20多年的书屋,是多年来固定不变的冬训基地。徐振理、乐华泽,这些遍布乡野的“草根明星”,组成了一支支庞大的冬训志愿者宣讲队,活跃乡间。
促创业,情景课堂建在产业链上
大年初一,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野绿芳地”家庭农场依然忙碌,整理土地备战春种,在外创业就业的返乡党员也前来参观,走进基地看样板。冬训期间,与“野绿芳地”相邻的800亩“世外桃园”也迎来一批批取经者。桃花尚未开放,客人来干嘛?原来桃林深处,掩映着木屋,正是村里的“电子商务中心”。村书记丁云銮一脸自豪,村里40多吨沙地油桃,群众家中的草鸡蛋、各种蔬果,都由这个中心销出去,年销售农产品50多万元。指着产品架上一款果蔬脆片,丁云銮有点后悔,“没备足货,年前卖脱了”。
“年根岁底再忙,这样的冬训,我也要参加!”听完盐城花木大世界董事长顾春山的创业故事后,阜宁县陈良镇新同村二组郭本少说,“参观基地看实例,又能了解政策,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活教材,我们感兴趣。”将冬训课堂直接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社区之家、企业车间,阜宁用鲜活可感的情景现场作为冬训理论教育基地,场场人满。
43岁的老党员嵇绍雄在苏州创办生态农业园16年。2014年春节,嵇绍雄返乡参加冬训活动,家乡滨海快速发展的高效农业,海港大道的开通,还有诸多优惠政策让他怦然心动。2015年春,他毅然回到老家界牌镇三河村,建起1200亩的“阅田生态园”。界牌镇副书记崔雯直言:“正是一场场冬训,让更多能人回奔故土,返乡创业。” 本报记者 卞小燕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