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铁路上的“针线姐”刘笑红 一人担当1800余辆客车的“巧裁缝”
一根大号缝纫针,一卷加粗尼龙线,一个破旧工具包……这是呼铁局包头车辆段职工刘笑红的全部“家当”。
与人们印象中整日和火车钢铁部件打交道的职工相比,这些工具似乎有些“简单”,可她从事的却是一个粗中有细的“特殊”工作。说粗中有细,因为这活儿虽不脏不重,却要有一双全能的巧手;说工作特殊,因为在呼和浩特铁路局,仅此一人……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走进包头车辆段检修车间,去探访这位草原铁路独一无二,徒手“舞蹈”的列车缝纫女工。
检修库宽敞的线路上,停满了一辆辆待检旅客列车,工友告诉我们,刘笑红正“钻”在车厢里忙活哩。
没有照明的车厢内,一个纤瘦的身影忙碌着,只见她一会儿矫健地登上顶层铺位,一会儿又要吃力地钻进下铺床底;包裹席位的厚厚棉麻布上,她用手指掐着一根8厘米长的缝纫针来回“穿梭”,眼睛仔细盯着破损部位,一针一线地细致缝补,仅剩下的动作就是偶尔撩一下被汗贴在额头上的头发……
“与其说是工人,不如说是裁缝。”面对记者,和名字一样开朗爱笑的刘笑红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作为车间备品组唯一的女职工,29岁的她要负责全局1800余辆配属客车的座椅、铺位和书报栏网袋的缝补、编织工作,这也让她成了出了名的“巧裁缝”。
从破洞到几厘米长裂口,经过旅客使用后的铺位、座椅经常会出现破损,由于拆卸不便,刘笑红都要进行手工缝补。夏日闷热的车厢像个蒸笼,冬天库外的车里又冻手冻脚,而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她对这份职业的执着劲儿,熟练的手法、精巧的针脚,让她处理完的席位几乎看不出缝补过的痕迹。
“有的列车座椅是厚皮革,带着顶针都穿不进去,只能用锥子扎……”刘笑红的工具包内还背着偶尔会用到的应急工具:锥子、头灯和顶针。除了缝补铺位和座席,她还要对每节车厢内的书报栏网袋进行编织,据刘笑红讲,她的编织方法是从班组里爱钓鱼的老师傅那里得到启发,自己琢磨出来的。细心又用心的她,年纪轻轻就已经是车间里的业务骨干。
常年徒手作业让刘笑红本该细嫩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几根手指肚上也裂开了口子。而这满手的“沧桑”反成了她引以为傲的谈资,“缝补就像在给火车做‘软包装’,让旅客能够享受到舒适的席位,不也是一份责任和喜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