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内心带伤的边缘孩子 检察官:给他有希望的未来

25.11.2015  14:51

  【原标题:管护、关护、观护,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爱心探索】

  这些检察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难以交流的小孩。

  和他说话,你说十句,他不一定回应一句。费了好大劲,做了取保候审处理,让他进入观护基地,有饭吃,有活干。可他偶尔也想跑出去。他们从小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十几岁就外出流浪,被人骗,被人欺负,人生的底线和活法没有人教过他们。而对这些孩子,检察官却从没放弃。而且正是因为他们,让检察官重新审视观护制度,反思他们的帮教,如何才能和这些孩子对接上。毕竟农村留守儿童、失管儿童、城市流浪儿童是这个时代不能回避的边缘群体。

   我遇到了习惯流浪的孩子  

  检察官刘力萍这半年来的喜怒哀乐,和一个叫小虎的孩子紧密相连。

  2015年5月,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检察院与烟台凯实工业有限公司共建的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来自异乡的小虎成为走进这里的第一名涉罪未成年人。检察官刘力萍安排他在这里度过取保候审的观护期。

  轻松的搬运工作,与其他人不同工却同酬;同住职工宿舍,基地帮教人员平时晚上带他出去上网,周末带他去轮滑。可他却选择了不辞而别。为了找他,企业十几个职工跑遍了附近的全部网吧,刘力萍到附近的派出所一条条去查看出警记录,民警调取了火车站、汽车站的全部出入信息。

  “多年的四处流浪生活,让他习惯了没有拘束。在基地里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受限制的上网玩游戏的时间,没有同龄人的陪伴,让他感到枯燥进而逃离。但两天的自由生活,又让他没有方向只好回来。”刘力萍说,小虎的家庭非常特殊。父母早逝,他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家里的电话拨通后,因语言问题我们与他的家人无法交流。当地的检察机关告诉刘力萍,小虎的家在非常偏僻的农村,当地经济不发达,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像小虎这种情况的孩子非常多。

  就在刘力萍与帮教人员全力努力时,小虎在9月初又一次不辞而别。第二天他复归了,理由是去网吧玩了通宵的游戏,没钱了只好回来。刘力萍很纠结:如果说第一次他选择离开是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那么第二次呢?是变更强制措施逮起来算了,还是重新审视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

   小孩‘逃跑’,我也经历过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处检察官于艳丽,也经历过一次让她心惊肉跳的“逃跑”。

  “那个孩子叫小铭,16岁,犯盗窃罪。正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期。”于艳丽告诉记者,小铭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出走了,爸爸也不怎么着家,他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初一开学当天,爷爷去世了,他的义务教育也就中断了。他离开老家到外面打工。一边打工一边流浪,后来到了北京。在北京,他干搬运工,这一次是接连几天都没有钱吃饭了,这才偷了东西。

  海淀区检察院先是批捕了他,因为他不具备取保候审的监管条件。“后来,我们联系了一家餐馆,那里是我们的一个观护基地,接收了他,我们才对他作出了不起诉决定,考察期九个月。”于艳丽告诉记者,法定考察期六个月至一年。这个孩子九个月是我们针对他的情况个别设置的。因为他长期无人监管,长期独自生活形成的一些习惯、想法、不良行为需要矫正,这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一般六个月的基础上加长三个月。

  把小铭送到观护基地的当晚,他就跑出来了。他离开的时候,给帮教他的司法社工打了电话。社工与小铭见面后,通知了于艳丽。“小铭告诉我们,他不适应那个环境,和那么多人在一起,心理准备不足。后来,我们联系店经理,对小铭解释传菜的工作是不需要与客人交流的,还指派了个陪他一起上下班的人。”于艳丽记得很清楚,“当天晚上我和司法社工把他送回餐厅,不爱说话的他跟我回忆起他儿时与爷爷一起看星星以及村里人的故事,在我们把他送到宿舍后,他跟我们说慢走、再见,我们当时感觉心放下了一些,给他的关爱有回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