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后的苏宁值多少钱?苏宁=1.5唯品会+顺丰+2个国美+N

21.11.2014  17:26
      苏宁云商的线上交易已经超越唯品会,苏宁的物流规模即将接近顺丰,线下门店营收相当于两个国美,仅是与这三家公司估值的横向对比,就已经达到了1900亿元,而苏宁云商还有飞速增长的用户规模、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O2O业绩、电商金融服务平台等无数个N,当下估值却还是571.44亿元。

  不得不说,苏宁被严重低估了。

  转型后的苏宁值多少钱?

  “苏宁=1.5唯品会+顺丰+2个国美+N”——Fred,电商观察研究专家

  2014年的双十一已经过去一周,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最开始由阿里巴巴主导的购物狂欢节,已经成为众多电商平台角逐的重要阵地,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节。除了消费,每年双十一的重要看点,就是各个电商平台怎么和阿里玩逗猫咪捉迷藏。

  而今年,苏宁在11月11日当天北上广的主要报纸上的“打脸”广告,让人印象深刻,和京东历年来双十一期间针对天猫投放的欲言又止的擦边广告不同,苏宁更为直接与犀利。

  刚好,结合苏宁第三季度财报和双十一,解读一下转型后的苏宁,到底值多少钱,寻找一下苏宁与阿里硬碰硬的底气来源。

   苏宁线上营收起飞,营收超唯品会但市值被低估

  零售业的趋势是什么?互联网。所以看苏宁能走多远,线上营收是核心。财报显示,第三季度苏宁云商仅线上营收就有84亿元,同比增长52%,单季度营收超过了上半年的82.82亿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在美国上市的唯品会,刚刚发布了三季度报,总营收为8.8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3亿。这就意味着,苏宁线上84亿的营收,几乎相当于1.5个唯品会。

  可是,问题就来了,唯品会的当前市值多少?138.82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50亿元。而整个苏宁云商的市值呢?571.44亿元。难道拥有线下1600家门店、线上自主式B2C规模全国第二、拥有电商平台中国最大物流规模的苏宁云商,估值却比不过一个唯品会?显然,上市地的差异,使苏宁被资本市场严重低估。

  我们再看苏宁的这84亿线上营收构成,其中最具有看点的,是来自开放平台的11.47亿元交易规模。虽然看起来,开放平台的占比仍然不算太大,但是这是在短短半年间,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量级上增长起来的。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苏宁云商从一家以自营为主的零售企业,在向平台型零售渠道转变。

   物流规模电商平台第一,合理估值应该近200亿元

  可能有人说唯品会是妖股,其本身的估值标准与体系就异于一般的电商平台,不具有可比性。这个也有道理,那我们看看物流。

  一直以来,京东在物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从三年前的C轮融资开始,刘强东就号称投资百亿建物流。然而从上市招股文件中可以看到,直到2013年底,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充其量只有35.3亿元(其中土地使用权5.98亿、设备软件等10.2亿、在建工程12.4亿),截至2014年4月1日,京东布局36个城市的仓库总面积为150万平米。

  同样是物流,苏宁的半年报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公司拥有的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达到了352万平方米。可见,苏宁云商虽然很少吹牛,但物流规模,已经超越了京东,成为国内电商平台中最大。

  苏宁物流到底该怎么估值?这一块在电商平台中很难拉出来计算,我们只有和物流公司进行比较。

  去年年底,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对顺丰投资80亿,占股不超过25%,如此算出顺丰的估值约为320亿。11月初,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上,上海新开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挂牌价33250万元,转让其持有的邦德物流3.325%的股份,由此推算出德邦估值约为100亿元。从估值上来看,顺丰和德邦是国内物流公司中的老大老二。

  顺丰一直没有对外披露转运仓库面积多大,因此这个很难衡量。而根据公开信息可以得知,邦德物流在全国20多个经济中心城市设有大型的货物中转基地,全国转运中心仓储面积为105万平方米。

  以此为参照,苏宁物流合理估值,保守应该在200亿元的水平。

  根据苏宁官方透露,如果算上在建物流基地,2015年苏宁将达到60家物流基地,12家自选基地,占地超万亩,建筑面积超600万平米,自有物流能力在国内堪称第一。届时,按照以上算法来计算,应该可以超过物流公司第一名顺丰的320亿估值。

   线下门店横向对比国美,保守估值也有300亿

  算来算去,我们似乎忘记了苏宁最主要的一块资产,那就是线下的1600家连锁门店。在苏宁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这一块无疑是最能代表苏宁的资产,当然,也是到目前为止仍非常核心的一笔营收来源。

  线下门店加移动互联网,成为苏宁O2O最为核心的战略。从第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这一块,苏宁线下连锁店营业额在连续经历多个季度的下滑后,开始实现反弹了。

  衡量苏宁线下门店到底值多少钱,要简单暴力很多,从国美找标准。国美的财报很混乱,因为有差不多一半的门店是黄光裕私人的,并未归属上市公司,到底整个国美营收是多少?或者说国美线下营收是多少?对不起,不知道。我们只能看到国美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规模在155.25亿元,而苏宁同期实现了285.22亿元的营收。

  这是因为,在这几年中,国美除了远离互联网,还选择了远离核心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发展。这一战略的结果就是,单店盈利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无论是主流消费群的影响力,还是整体营收规模都在缩小。两条路,孰优孰劣,真的很难说,我们就不纠结了,反正衡量估值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营收规模。

  OK,粗略估算之下,就会发现苏宁的线下营收大概仍是国美的两倍,苏宁对应的理论估值也应该是国美的两倍,而国美当下市值198.42亿港币,也即156.69亿人民币。从这一块,可以粗略估算苏宁线下门店的估值可以达到两个国美,大概在300亿人民币左右。

  更重要的是,线下门店对苏宁来说早就不是累赘了。苏宁用数据说话,三季度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0%。

   除了线下、线上、物流,苏宁O2O战略下的多个N

  按照上面算的账,苏宁云商仅在苏宁易购、苏宁物流和线下渠道上的合理估值,就应该达到“1.5唯品会+顺丰+2个国美”的估值,高达1900亿元。可是苏宁还有和中信银行的REITs合作有望盘活大量物业类资产;依托于全国第二的B2C平台,苏宁金融已经成为互联网电商企业金融服务的前三名……国内独有的O2O模式,使苏宁拥有无数个N,足够将估值算出一个天文数字。

  用户的增长,是一个N。

  第三季度苏宁易购各终端首次注册会员新增2400万,单季度增长18%,达到1.55亿,甚至单季度会员增量超过上半年的1858万。这还不算第四季度双十一期间苏宁的用户增长。

  几乎所有赴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都将用户规模、增长率排在交易规模、赚钱能力之上,得用户者得天下,资本市场也将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规模和增长速度,列为远比赚钱能力更为重要的投资估值标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苏宁云商在海外上市,仅仅这三个月来的用户增长,就能使苏宁云商的整体估值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O2O,是另一个N。

  苏宁近年来转型的主题是O2O,讲究的是双线并进、相互融合。如果只看线上的交易和用户,不看移动端和线下,显然不能体现其O2O的成绩。

  实事上,在苏宁云商整体营收大幅增长的前提下,移动端占比从上半年的20%提升到24%,而线下门店单店销售也恢复到增长车道,单季增长4%。移动端领衔线上增长,门店端不降反升,集中体现了目标市场对苏宁云商O2O战略转型的最大肯定。

  说到苏宁的O2O,就不得不提苏宁的线下服务。从免费贴膜、免费清洗油烟机、免费早餐等灵感式服务营销,到集近十种特色售后服务的体系化建立,苏宁云商已经从一家价格驱动型的零售渠道商,转型为一家服务驱动型的互联网零售平台,这其中的软转型,可能长期意义远比商业模式上的硬转型更为重大。

  半年前,张近东说苏宁转型正在经历拐点,当时外部的人还很难看到具体的拐点在哪里。可第三季度的财报一发,仿佛有关张近东的拐点说,已经清晰了起来。

  说到底,苏宁第三季度财报的发布,本质上应该还是苏宁内外部体系融合、线上线下融合O2O战略的成功,验证了这一两年来苏宁O2O战略选择,取得了初步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