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天里的润滑剂——记冬运会赛场保障工作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7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马锴 赵戈)北极涡旋席卷而至,雪后的乌鲁木齐气温骤降,大街小巷行人步缓,车辆减速,整座城市都因“速冻”而变慢节奏。在此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已临近尾声,一切运转如常,皆因赛场内外无数保障人员辛勤工作,为赛会“润滑”。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弄丢的。”正在“风吹雪”道路上巡线的乌斯曼·吾买尔仅戴着一只手套。12日起,乌斯曼就和同事们负责S116线的巡线工作,确保这条从市区到场馆的首选道路通畅。
寒潮到达后,连日的“风吹雪”天气使S116线无法通行。乌鲁木齐交管部门对该线路实行交通管制,而乌斯曼和同事们则要在寒风中往来巡查,监控车辆清雪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决定何时恢复通行。同时,他们还要引导误入车辆返回或安全停靠,避免事故发生。
尽管穿着毛衣、内胆棉衣和防风外套,但在零下20度的寒风里呆不过半小时就得进车取暖,否则手脚就会被冻伤。对此,这位工作了27年的老交警毫不在意,“家门口办冬运会,必须竭尽全力,不能有半点懈怠”。
到达赛场,处处可见拍照片、录视频的观众,竞赛区和各场馆的免费网络使人们毫无流量之忧,即便身处雪山脚下,也能及时发布比赛内容,与亲友共享精彩。
“赛场都在郊外山区,光缆线路长容易出问题,必须做好双保险。”赛会通讯保障主管王振龙告诉记者,中国电信新疆公司投入2700余万铺设了近300公里光缆环网,覆盖新疆冰上运动中心、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和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三个竞赛区。“无论哪个点出现故障,都可以通过另一端传输数据。” 通信畅通不仅保证了各项赛事的电视转播,还使不少媒体得到尝试新技术的机会。新疆经济报系亚心网使用360智能摄像机实时直播了越野滑雪、冰壶、冰球等30余场赛事,在线观看的网民达10万人次。
为保通信万无一失,场外还有54辆通讯车和570名通信人员随时待命。“车在人在,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朱续声已和同事在通讯应急车上坚守了18天,每天赛前到岗,赛后撤离,平均工作14个小时。
和他们一样熬红双眼的,还有赛场外的安检人员。尽管气温已突破零下20度,但市民观看比赛的热情依然不减。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干警方涛介绍,自开幕以来,冰上运动中心每天安检的工作人员和观赛市民近万人。
由于天气寒冷,冰上运动中心在进门处设置了两个安检大棚,配备电暖气,棚内温度可达零上6度。虽比室外暖和,但安检人员每天要站6个小时,依旧感到寒气渗人。
进场人员从证件芯片识别到X光机检测再到人工安检,不到30秒便可顺利通过。但遇上进场高峰段,棚外仍有市民排队。为此安检人员生怕耽误时间,就连上厕所也尽量控制,“不敢喝水,也不能吃太饱”。
对坚守在外的工作人员而言,热腾腾的盒餐是四九天里最大的温暖。每日用餐时间,保温箱装的新鲜盒餐便会由餐车送到赛场各处,再由志愿者分发给工作人员。
为保证盒餐安全可口,本届冬运会指定的供应商“人间三月餐急送”投入1000余万元升级原有的中央厨房,单独开辟生产线对冬运会盒餐专人专线生产。新疆人间三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霞介绍,中央厨房生产完毕后,对餐盒进行封存冷藏,由专车运送至赛区加热和杀菌后再送往赛场。
在冬运会的各个竞赛区都有志愿者专门负责统计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用餐情况,按时取餐并发放到人。“订餐送饭做好了,能帮其他人节省时间,”冰球馆志愿者席晓宇说。在接待引导、医疗保障、场地卫生等各项工作中,这些青春洋溢的少年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届冬运会冰上项目佳绩频出,范可新、周洋等名将皆有超、破纪录的优异表现。赛后,不少运动员表示新疆赛场的冰面质量有助于发挥出更好水平。
优质冰面的成因诸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电力保障。因为新疆冰上运动中心的冰面全部依靠电力制冷,一旦断电,不论时间长短,都将直接影响冰面质量和比赛进度。为此,各场馆都配有量身定做的保电手册,其中场馆电源状况、保电期间负荷分布及数值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一应俱全。
“每天都要走一遍的路,从来看不见自己的脚印。”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保电人员刘振军说,他和徒弟刘文每天要在雪地里步行5公里,巡检输电线路,但每晚的“风吹雪”总会把他们的脚印抹掉。赛事期间,相关保电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300余名工作人员蹲守巡查输电线路,确保电力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