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生命的别样方式 “捐遗家庭”三代人的传承
好友陪着周颂英(右)一起认真观看微电影《清明》。
新华网南京12月28日电(戚轩瑜 朱雪娇/文 应康伟 左政/图)看着微电影《清明》中别人饰演的自己,一幕幕往事袭来,周颂英的眼角泛起了泪花。既是捐遗者家属,又是捐遗志愿者,她在遗体捐献这条路上走得艰辛却坚定。
“我加入捐遗志愿者行列,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信仰,而是一种家风的传承,我的父母就是成功捐献遗体的例子。”周颂英语气平淡,这平淡背后却是经历了6年3次搬迁的波折。
周颂英在遗体捐献纪念园内悼念父母。
冬天到了,周颂英经常提醒女儿要注意保暖,图为她正在为女儿扎围巾。2002年,周父和周母共同填写了捐献遗体志愿书,成为苏州首例夫妇遗体共同捐献者。同年3月,37岁的周颂英继父母之后,也选择成为捐遗志愿者。数年前,她25岁的女儿也加入了捐遗行列中。如今,周颂英还组建了一支关爱捐遗志愿者的公益团队,以自己的方式继续坚持着捐遗事业。
2006年4月25日,周颂英的父亲去世后,成功捐献了遗体。不料,这次捐遗将周颂英卷入了舆论的漩涡。“邻居和亲戚都说我不孝,问我是不是没钱给父亲买墓地。甚至有的亲友质疑我真的是把父亲的遗体捐献了么?就没有一点私利在里面吗?”周颂英说。
多年前,来自社会与家庭的质疑让周颂英感到很迷惘。
亲友的不理解让她感到委屈又无奈,但为了不影响母亲的病情,周颂英于2006年搬离了居住20年的老房子,住到竹辉路一个小区。仅时隔半年,暂时的宁静又被打破了,亲友们再次上门劝阻周母捐遗。尽管周母表达了自愿捐献遗体的心愿,却没有得到亲友的认同,街坊间的风言风语也让周颂英不胜其扰。此后又陆续搬迁了两次,其间周母平静去世并成功捐遗,周颂英终于完成了父母的遗愿。
周颂英经常组织、参加捐遗的相关活动,图为她与捐遗工作者们的合影(翻拍)。
父母的相继捐遗将周颂英推上了风口浪尖。2014年12月,周颂英主动搬到了对遗体捐献认可度高的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的遗体捐献宣传工作,并组建了一支关爱捐遗志愿者的公益团队。凭着一份爱心和信念,周颂英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将自己过世后的身体、角膜、器官用于医疗救助和医学研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
在与周围的朋友交流时,周颂英经常会提起捐遗对社会的帮助。
但在从事捐遗宣传的过程中,周颂英发现了新难题:“从捐遗志愿者登记在册,到他们百年之后(去世),这段时间很长,有可能经历许多变数,譬如捐遗志愿者迁址,或者捐遗志愿者改变初衷。这些变数为最后落实捐遗带来了难度。”事实上,苏州市红十字会自2005年开展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以来,遗体捐献报名登记人数已达2000余人,成功实现遗体捐献的只有257例,器官捐献13例,眼角膜捐献52例。
热爱生活的周颂英。周颂英认为捐遗宣传工作也应该普及到成功捐遗者的家属,“将捐遗这件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很有意义。在她看来,父母的捐遗行为是家里一种传统,也是他们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她要传承这个传统。
“遗体捐献有6小时的时限,但是捐献器官是掐着分掐着秒来的,一个器官毕竟可以救活一个人,而且他的生命可以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如果妈一旦有这个机会捐献器官,你千万不要不忍心,能理解么?”周颂英对女儿这么说道,女儿点着头,哭了。在周颂英的感染下,她的女儿成为“捐遗家庭”的下一个传承者。
每年清明节,周颂英都会来祭拜自己的父母。
“现在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很多人去纪念园拜祭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并不孤单,这也是对我父母最好的祭奠。”周颂英微笑着说。在2010年4月,苏州市红十字会为遗体捐献者建立了纪念园,将所有成捐者的名字刻在了石碑上。这里面有周颂英熟悉的名字,将来也会刻上她自己的名字。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