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出镜”最多的中餐包装盒 居然是大报恩寺塔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美剧中出镜最多的中餐包装盒,印的居然是大报恩”,对于网帖中这个内容,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夏维中教授认为,把这座塔看做大报恩寺塔是完全合理的。“塔是中国古典建筑的标志之一,曾经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南京瓷塔),代表着中国造塔工艺的最高水平,并因《尼霍夫游记》的渲染而名扬海内外。”公元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决定派一个使团到中国访问,并要求随团的素描画家把沿途可能见到的景象以及奇异的建筑物以它们本来的形象描绘下来,作为资料保存。当时担任此职的正是约翰·尼霍夫。约翰·尼霍夫对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塔的评价很高:“在南京城南边城壕外的山坡上,有一著名的寺庙——报恩寺,该寺由几座漂亮的房舍组成。这些建筑造型奇特古朴,可列为中国最著名的工程之一……该寺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若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和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如此稀世奇观真叫人赏心悦目……”
让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欧洲的,并不是这份报告,而是由约翰·尼霍夫之兄亨利·尼霍夫整理、编辑的尼霍夫游记《中国出使记》。在书中,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被称作是可与“世界七大奇迹”相提并论的伟大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通过文字和版画,被大肆渲染和热情推崇:“寺院里面和周围的建筑都令人惊叹地体现着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中国建筑可与它们相媲美。在寺院的中央就伫立着那座高大的琉璃塔,它的美感与装饰之繁复超越了所有中国艺术建筑……”
夏维中教授认为,历史上欧洲人曾经把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中国文化甚至东亚文化的标识性符号,用于地图等作品上。中餐外卖袋上使用塔形标识,完全符合欧美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因为只要是有关中国古塔的设计,大概就不能绕过琉璃塔。因此尽管这一塔形已经高度抽象、变形,与琉璃塔原型有很大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合理地推测,设计者当初完全有可能从大名鼎鼎的琉璃塔中汲取了灵感。
安徒生的童话中也写过大报恩寺
从1914年刘半农首次译介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至今,安徒生童话与中国已结下百年渊源。而在1839年,安徒生就在童话《天国花园》中写道:“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据说就是明代南京城大报恩寺琉璃塔。
《天国花园》的故事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北风、南风、西风、东风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景物。其中的东风,穿着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他告诉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在故事中,瓷塔即代表着中国,是中国的标志性景观。出生于丹麦贫苦鞋匠家庭的安徒生,早年并未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也并未到过中国,他关于中国瓷塔的印象,可以说明,瓷塔作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
法国的路易十四“山寨”过大报恩寺塔
《中国出使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南京大报恩寺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尼霍夫的游记和书中插图,还被其他有关中国或亚洲的各类书籍不断引用或广泛改编,直到19世纪40年代,它们仍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
明代的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也记述了他曾亲眼所见的瓷塔以及慕名而来、络绎不绝的海外游客。欧洲人并不懂大报恩寺塔名字的含义,只能直观地称呼它为“中国瓷塔”,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曾让人在宫廷里仿造了一个“山寨版”的“南京瓷塔”——这就是于1670年在凡尔赛建成的特列安农瓷宫。
可见,安徒生在童话中对遥远中国的描述并非单纯出自想象,通过安徒生童话的描述,更使中国瓷塔的意象深入人心、老幼皆知。
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前世今生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数十里外可闻。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塔内壁布满佛龛,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4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洲传教士、商人、游客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古城、比萨斜塔等中古世纪世界七大奇观相媲美,并被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明成祖朱棣是大报恩寺的总设计师,他曾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他要告诉世人,琉璃塔在天下所有的宝塔中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琉璃塔的杰出归纳为“三绝”:第一绝:巨构殊形,高耸云日;第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第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
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与大报恩寺结下不解之缘,康熙对琉璃塔极为喜爱,登临塔顶之后,亲自挥毫,为琉璃塔的每一层题写四字匾额,从一层至九层分别为:一乘慧业、二仪有象、三空胜地、四海无波、五律精严、六通真谛、七宝莲花、八表同风、九有弘观。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会驾幸大报恩寺,也题写九级匾额:入真觉路、化成资备、舍卫庄严、天际丹梯、揽妙鬘云、游心万仞、空外风涛、手扪星斗、无上法轮。同康熙题写的匾额一同高悬塔上,使琉璃塔更加金碧辉煌。
19世纪中叶这座辉煌的宝塔毁于太平天国年间的战火。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发现了长干寺地宫,出土了包括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等众多珍贵文物和佛教圣物,据研究推断,明代大报恩寺塔延用了宋代长干寺长干塔的地宫。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