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江堤起宏图 迈向长江未来港
开发区总部的制高点港城大厦
气势恢宏的靖江港
川流不息的沿江码头
过江通道规划图
1949年4月21日的深夜,暮色沉沉,东风劲吹,罗家港处帆樯如林,一艘艘船只坐满了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在枪炮齐鸣和江风嘶吼中,一只只船像离弦的箭似的乘风破浪向南岸飞驰,直捣国民党江防心脏。
当滨江新区办事处的船工陈梓根运送完最后一船解放军渡江到对岸后,他从南岸向北深情地望了一眼。陈梓根怎么也不会想到,70年后的长江北岸,早已换了容颜:当年千帆竞发的大江,如今百舸争流,万吨巨轮汽笛鸣响,52.3公里长江岸线,港城相依,风景如画。
穿越70年的风浪,当年的渡江精神,正引领着靖江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新创造,唱响大船大港大枢纽的长江之歌,奏响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奋进乐章,擂响靖江江阴同城化融合发展的铿锵战鼓。靖江正阔步迈向“长江未来港”的辉煌未来。
唱响大船大港大枢纽的长江之歌
站在开发区六助港边,滚滚长江,浪涛拍岸。六助港两侧,吊机林立,后方堆场一望无际,来自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的原木堆积如山,机器轰鸣,船笛呜咽,作业繁忙。这里是盈利港务码头,这样繁忙的景象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
70年前,这里曾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地。1949年4月21日晚上8时,作为第29军右翼第一梯队突击师,86师1个团从这里扬帆启渡,完成任务后,掩护29军主力渡江登陆……
如今六助港边的盈利港务,已是全国最大的进口海运阔叶木单体码头、“中国十强进口木材港口”,进口原木汇聚到这里,再发往全国各地。后方的江苏万林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的上市公司。盈利港务、万林木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见证了靖江港开放开发、逐步迈入大船大港大枢纽时代的波澜壮阔新篇章。
靖江通江达海,连接江苏南北,拥有52.3公里长江岸线,叠加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港口发展前景广阔。新世纪初,省委省政府启动沿江大开发战略时,靖江果断抓住了发展机遇。
口岸大开放大开发之初,经省政府同意,靖江决定借助江阴港口岸扩大开放的形式申请对外开放。2007年7月4日,国务院同意我市24.1公里长江岸线以江阴港口岸扩大开放的形式对外开放。拿到了一半岸线对外开放“通行证”的靖江港,上演了连轴好戏:盈利港务、龙威港务等大项目纷纷入驻,逐渐形成了以煤炭、木材、金属矿石、粮食等为主要货种的现代物流体系,我市也适时加快公共码头的建设。靖江港迎来了巨变,从原来的渔舟唱晚、芦苇飘飘,吞吐量仅450万吨,到吊机林立、百舸争流,每年新增吞吐量1000万吨,港口吞吐量屡创新高。
重大项目的落户,随之而来的是已开放岸线无法满足靖江港进一步的发展,口岸全线开放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时间定格在2012年11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靖江港口岸一类独立对外开放。为了这纸批文,几年时间里,靖江人发扬“东线第一帆”精神,万众一心、团结拼搏、锲而不舍,最终换回靖江港口岸一类独立对外开放的圆满句号。
有了口岸开放这块金字招牌,靖江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水上航道”,港口吞吐能力、综合发展能力跨上新台阶。
经过长期奋斗,靖江在江边滩涂上崛起了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2015年,靖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7亿吨,继张家港港、江阴港、常熟港、太仓港四个县级亿吨港后,成为全省长江干线第五个吞吐量过亿吨的县级港,长江北岸首个县级亿吨港。
码头建起来了,海轮多起来了,“水上高速”何时能通起来?2018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进入试运行期,明确和靖江港息息相关的福北水道成为12.5米深水航道。建成深水航道后,5万吨级大型海轮能全天候到港,江阴大桥以下7万~20万吨散货船可减载通航或停泊,不仅可以增加航道通过能力,也将让沿江企业直接受益,提升靠泊能级的同时,大大减少物流成本。同年10月,靖江港成功靠泊开港以来吨位最大的营运船舶……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4亿吨,创历史新高。靖江乘势而上,成功申创保税物流中心(B型),口岸开放功能有了新提升。
在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靖江港正大踏步迈向大船大港大枢纽时代,在开放融合的变局版图中找到支点,在全球贸易发展新格局中抢占先机,打造“长江未来港”的蓝图日益清晰。
奏响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奋进乐章
站在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的制高点港城大厦俯瞰,沿江码头吊机林立,新港城幢幢高楼拔地起,一幅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繁荣景象呈现在眼前。解放前,这里洼田密布、阡陌纵横。
参与渡江战役的老船工陈梓根今年95岁。他运送解放军出江的罗家港,当年是第29军最西端的重要渡江点。70年过去了,罗家港成了开发区的重点开发区域。这里布局着一个个高端特色产业园,中铁建大桥局桥梁科技产业园将这里作为策应“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中科院理化所(靖江)产业园是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首个集中于一个区域发展的产业化基地,精密制造产业园是瞄准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的高端加工制造集聚区。
从当初的城南4.54平方千米起步,开发区成立以来,提出了集中集约发展主题和“以港兴市、港城相依”的主体战略,一方面依托独特的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引进和培育了新时代造船、华菱锡钢、扬子江粮食物流中心、万林木业、国信电厂等一大批重大沿江项目,形成了“船舶、金属、木材、粮食、能源”五大临江产业。按照港口、仓储、加工、交易“四位一体”的思路,加速提升发展内涵,另一方面以产业集聚人口,以人口发展城市,加快推进港产城一体发展。
港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让开发区实现了从园区形态、产业质态的双提升,在江苏省开发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多年位列第一梯队。2012年12月,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在罗家港西侧,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则崛起了一座美丽的滨江新城。近年来,滨江新城坚持规划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完善行政、教育、文体、医疗等城市服务功能,健全便民化的民生设施体系,合理布局类型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和生态景观廊道,一个“水清、绿透、城秀”的新城已然显现。
承载着港城一体、产城融合新使命的滨江新城,也是策应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示范窗口,为促使“产城”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新城发展空间,201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新城“2020”发展战略,到2020年,新城扩大到20平方公里,实施20项民生重点工程,集聚20万人口。
2018年11月20日,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车览新城的过程中,听取了新城“2020”发展目标的相关情况,赞扬滨江新城整体布局规划做得很精致漂亮。娄勤俭要求,靖江要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综合考虑交通路网、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因素,强化系统性思维,做好精细化管控,展现现代滨江港口城市的美好。
擂响同城化融合发展的铿锵战鼓
渡江战役前,靖江、江阴分别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要地,两岸剑拔弩张,壁垒分明。
进入21世纪,靖江、江阴却成了两岸融合发展的试验场。
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靖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长期落后于江阴等苏南板块。在这“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跨过长江去”的坚决已深深流淌在靖江干群的血脉中。“追梦”的靖江人民,梦想着与苏南同样富庶、同步发展。
1999年9月28日,江阴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让昔日的天堑变成了通途。靖江人民进入“圆梦”时代,江阴靖江再没有天堑阻隔。
16年前,两地从“文件上没有,惯例上没有,领导讲话里暂时没有”的一张白纸上,创建了全国首个跨江联动开发区,被称为“开明人士的精明与高明之举”。
2003年8月29日,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联动园区自成立起,江阴、靖江两市就成立了联动开发协调委员会,作为联动开发的最高决策机构,协调解决联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园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封闭运行、滚动开发”的原则,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开发建设。
2006年7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审,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被明确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全国首个跨江联动园区中,两市追求联动开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管理上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联动效应上不断实现新提升。
联动开发拓展了企业发展新空间,带动了一批苏南企业跨过长江到靖江投资兴业。新扬子造船、新长江实业集团、中船澄西船厂、海鹏特种车、大明重工等一批优秀企业在两地政府的引导下投资了大体量的优质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了100亿元。这些企业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资源、新的平台和新的发展空间,产业层次、发展能力也获得新提升。
两地携手激发园区活力,园区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自成立以来,成功打造出中国民营造船、国家重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和“特色冶金—机电—汽车零部件—特色车辆”“特色冶金—钢结构—船舶修造”两条产业链以及船舶、汽配、冶金、机电、钢结构和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集群。
从2003年至2018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GDP增长65倍,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1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倍。
在联动开发渐入佳境之时,江阴靖江打响了一场新时代的“渡江融合战”。
2018年8月31日,江阴、靖江在探索跨江联动开发15年后,联合举行江阴-靖江融合发展协调会,共同创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两地首次提出,由跨江联动走向跨江融合,开启同城化发展新征程,这成为两地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又一次创新与探索。
“江阴靖江两地城市毗邻、大桥联通、文化相近、互有需求、互补性强,并且有了成功合作的载体,实现同城化发展最优条件,在同城化上先行一步很有必要。”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认为,这是两岸共同的时代选择。
根据创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行动计划,两市将力争通过3~5年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高站位、高层次、高质量打造以生态绿色为标识,以产业发展协同化、空间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同城化为重点的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
同城化将激发新动能。两地在行动计划中提出,共同推动产业协同高端发展,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产业联盟为核心,推动两地在产业协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环节深化融合,建设长三角特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产业集聚区。
两地空间一体新格局也将加快构建,双方正共同推动规划中的过江隧道、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特别是江阴靖江公铁两用过江通道、锡澄靖轻轨等重点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加快同城化提供绿色通道。
创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刚刚落笔,靖江、江阴正在积极探索,全力创新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运营机制,推动产业联盟协同协作、公共服务同城共享,为长三角一体化、南北融合大文章贡献靖江担当、创造靖江经验。
瞄准长江未来港目标,靖江踏浪而行,一座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港口名城正加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