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民警送别百岁老人”贺维宁和他的两位“张妈妈”
贺维宁看望“张妈妈”张娟(资料照片) 。 本报记者 周爱明翻拍
龙虎网讯 1月14日上午,玄武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原副大队长贺维宁带着两名爱心人士,像往常一样轻车熟路地来到钟山山庄博爱老年公寓,一一和护工、院长打招呼。
“贺大,又来看望张奶奶啦。”一名护工热情地和贺维宁打招呼,“进去吧,张奶奶在吃饭呢。”
94岁的张奶奶叫张娟,是贺维宁的两名张妈妈之一。说是妈妈,其实双方并无血缘关系,但就是这段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却延续了整整20年。
这段亲情故事,由新华社的一张照片引出。
一次110接警认了两个妈
新华社前几天刊发了一张“爱心民警送别百岁孤寡老人”的照片,讲述了玄武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原副大队长贺维宁等人在殡仪馆送别百岁老人张镜园,无意中引出了双方延续20年的一段亲情故事。
双方结缘始于20年前的1995年,玄武区巡特警大队(当时称“防暴队”)移防到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贤社区。一天,副大队长贺维宁值班时接到报警,一名老人在成贤街路边晕倒,他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将老人送往东南大学医院抢救,老人很快脱离危险。
事后,他了解到,这名老人叫张镜园,79岁,一生无儿无女,与自己当时73岁的妹妹张娟在文昌桥1号的房子里相依为命。老人家里的家具、陈设都非常陈旧、简单,贺维宁心里很难过。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他决定做些什么。
听了贺维宁的汇报后,分局随即决定成立以他为首的“助老服务组”。就这样,他带领巡特警大队80名民警开始帮扶老人,平时定期到老人家里打扫卫生,逢年过节一定带着礼品上门探望。春秋季节天气宜人,贺维宁等人又会带着老人前往玄武湖、梅花山等地踏青旅游。
就这样,20年来,大队的名称改了、地址变了,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无论新来的还是调走的,都在贺维宁的带领下,把两名老人当成自己的妈妈。
老人手书5000字感谢信表扬巡特警大队
贺维宁和同事们的悉心照顾,深深感动了张镜园、张娟两名老人。两人为了表扬贺维宁和玄武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曾专门手书一封5000字的感谢信。
感谢信中,老人列举了贺维宁等人帮助解决的数十件生活困难:姐妹俩将钥匙丢在房内,房门锁上了,贺维宁第一时间赶来,爬进房间取出钥匙;厨房自来水漏水,巡特警大队的小伙子们接到电话立即前来帮忙;两名老人希望更换新身份证,但行动不便,民警安排上门服务;老人业余生活枯燥,贺维宁等人捐款帮忙买了一台21英寸电视机……
3年前,两名老人由于行动不便,萌生了住进养老院的想法。和贺维宁联系后,贺维宁二话没说,赶紧联系多家养老院,并筛选了一批候选名单让老人选择,最终两名老人选择了位于钟山山庄内的博爱老年公寓。
从此,贺维宁照顾老人的身影,又频频出现在博爱老年公寓里。
两名老人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常常也让贺维宁为之感动。2003年非典期间,贺维宁在隔离区值班,无法去看望两名老人。正在焦急中,张镜园突然打来电话:“儿子,你要保重好自己啊。”短短的一句话,几乎让贺维宁掉下热泪。
“敬老爱老是一种传承,我们也从中受益”
去年,张镜园老人迎来100岁生日,为了热热闹闹地帮老人祝寿,贺维宁带领巡特警大队的民警、“维宁工作室”同事汤自能、金莉莉、郑亦佳以及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准备了蛋糕、寿桃,又组织了一台精彩的庆祝节目,两名老人非常开心。
不过,毕竟年岁渐大,百岁老人张镜园前段时间出现器官衰竭,最终于本月初溘然长逝。贺维宁第一时间赶到,为老人处理后事,并在1月7日前往殡仪馆送张妈妈最后一程。
张镜园老人走后,本来张娟也希望去送别姐姐,但被贺维宁劝住。“张娟妈妈今年已经94岁,身体不太好,所以我们建议她别去了。”贺维宁说,由于担心张娟过于思念姐姐,他最近和同事们增加了看望张娟妈妈的次数,尽量多陪她说说话,为老人开导情绪。
一段非亲非故的亲情故事为何能延续20年?对此,贺维宁说,“我自己的父母10年前去世了,所以我内心一直将两名‘张妈妈’当作亲生母亲。今天我们尊重她们,未来自己老了,年轻人也会尊重我们。敬老爱老是中国社会的一种传承,我本人、巡特警大队的年轻民警都会从中受益。”
本报通讯员 杨维斌
本报记者 周爱明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