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百岁侦察兵回忆在“新四军东南支队”的难忘岁月
消灭谢集日伪军,我的情报立了功
新华报业网讯 8月28日下午,仪征市相关领导手捧鲜花,专程来到抗日老兵、仪征县人武部第一任部长姚一汉居所,走访和慰问这位在抗日战争烽火中,成长起来的百岁抗日侦察英雄。
1916年1月2日出生在仪征的姚一汉,14岁时父母双亡。日寇占领南京后,一支从扬州西进的日军,先后占领了仪征和毗邻的安徽天长一线。已成年的姚一汉在进步青年候贯、魏家奇的引导下,秘密加入了抗日武装组织。经过整编,姚一汉所在游击队,隶属罗炳辉领导的新四军二师。经过新四军整编后,身强体壮的姚一汉,成为新四军二师东南支队的一名侦察员。
1939年底,新四军二师东南支队,在仪征月塘与日伪军首次正规化交火,拉开了天长、六合、仪征、扬州地区抗日斗争的序幕。东南支队活动地区,地处日伪南京政府核心地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组织,是嵌入日伪政权心脏的一枚钉子,让汪伪南京政府寝食难安。
回忆起当年奋勇杀敌、痛击日军的峥嵘岁月,姚老打开了话匣子。他首先介绍起谢集战斗的来龙去脉:“因为叛徒的出卖,日伪军进驻仪征谢集(现属月塘镇)设立据点,祸害当地百姓,压缩新四军活动范围。新四军是1939年冬月过来的,是陶勇带过来的,1941年建立了抗日政府。黄家驹、戴志强做县长。当时,日军对东南支队形成了高压态势,北边到大仪、龙河都驻扎着鬼子,南边从茅桥一路往何家营、东沟也驻扎着鬼子,另外还有汉奸、二鬼子。中间就是谢集,日伪军把谢集一卡,新四军不好活动了,活动范围小了。”
为了打开战局,1943年5月17日,新四军2师13团,配合东南支队开展了拔除谢集据点的战斗。为了打有把握之仗,战前,姚一汉奉命三次进入日军驻守的谢集,收集日军驻守、日伪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情况。他通过交通员,找到了与伪军大队长关系密切的一个老板,和他结交朋友,建立了情报网络。战斗打响之前,谢集日伪军的工事、炮楼、火力点位置以及日军人数、伪军人数,都被姚一汉摸得一清二楚,情报也被及时送达作战指挥部。
1943年5月17日晚上,指挥部根据姚一汉收集的情报,组织东南支队对谢集据点进行进攻。为了防止战场发生逆转,新四军二师立即指派13团的一个营,18日清晨投入到谢集战斗中来。防守的日伪军,抵抗了一夜,手榴弹也扔光了,岔镇等地的援军,又受到新四军二师其他部队打援阻击,无法前来增援,天亮后眼见被层层包围,怨战情绪产生。13团参战官兵迅速展开行动,谢集守军兵败如山倒,纷纷举旗投降。“谢集一打下来,这个战局就好了,我们新四军活动的地方就大了。”姚老笑着说。
通讯员李海城周晓明
扬子晚报记者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