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身不露出门别忘添衣服
9月7日晨,淮安古淮河畔的植物经露水打湿而晶莹剔透。贺敬华摄
今天,我们将迎来一个重要的节气白露,对南京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这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已近在眼前。而接下来的几天天气不错,没有雨水的打扰,还多了几分秋高气爽的惬意。 白露到,秋天正在来的路上 今天,我们将迎来9月的第一个节气——白露。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草木上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这就是白露这个名字的由来。如果说之前的立秋还不会给人太多秋意的话,那么到了白露,秋天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对南京而言,白露节气意味着正式进入夏秋交替时节。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白露节气南京地区的平均气温已降至22.6℃。而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稳定地低于22℃,则是气象学上的正式入秋的标准,所以南京常年平均入秋时间是9月19日,就是在白露节气。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在老城南住了几十年的濮传俊对记者说,他们小时候没有空调和电扇,到了大夏天,城南很多“小爷老爷们”就“短裤赤膊”上阵,“但是白露一过,基本上就不会有这种打扮了。”“白露有不少俗语,‘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老南京武蜀生解释说,一般来说处暑还会热,以前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容易着凉受寒。总之,白露时节,从不露做起,免得在换季时被感冒钻了空子。 老南京青睐白露茶,还自酿白露米酒 不同于端午中秋的习俗大多耳熟能详,白露的民俗相对陌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较于有些节气有特殊的食品象征,白露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对于老南京来说,一杯白露茶同样回味无穷。据了解,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甘醇清香的味道,尤受老茶客喜爱。“爱喝茶,几十年了,像以前到了这个时候,家里存的春茶差不多喝完了,白露茶正好接上。”濮传俊说,那种感觉就好像一年的好光景都在这一杯香气扑鼻的清茶里回味,“民俗有时候就是一种感情,就像我们对南京这座古城,对老城南一样,哪怕不住在那儿了,也知道根在那儿。” 据了解,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曾有过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里还有自酿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这个倒是了解得不多,老南京中确有酿酒的习俗,但不一定是在白露时节。”濮传俊说。 高温日少,南京连续遇两个凉夏 总的来说,今年夏天并不难熬。尽管“三伏天”是超长版的,但其中的高温日却相对较少,从7月27日到8月上旬,南京仅仅出现了10个高温日,此后随着副高节节败退和降水的逐渐增多,气温一蹶不振,长期保持在30℃出头。6月多阴雨,7月上中旬不是冷空气南下就是台风外围影响,阴雨不断,直到7月27日才迎来第一个35℃高温日,创下30年来高温日最晚纪录。几乎可以肯定,今年又是个凉夏,这样一来,2014年和2015年,南京连续遭遇了两个凉夏。记者黄欢王晟 -关注天气 今日晴好 好天气延续到周末 按照以往的规律,对于南京而言,到了这个季节,持续晴朗的日子少了——冷空气开始跃跃欲试,而暖气团还不甘心就此退场,冷暖空气相遇,免不了湿淋淋地来一场绵绵秋雨,难怪民谚有“处暑难得十天阴,白露难得十天晴”之说。 到了白露节气,雾霾也会伺机而动。由于地面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落在植物表面就形成了露,飘浮在空中就是雾。北方来的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经常交融,连绵秋雨过后,就容易出现雨雾天气。另外,秋季天高云淡,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夜晚易出现辐射雾。有时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形成大雾弥漫,持续数日不散。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雾天空气污染严重,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有很多谚语,反映着白露节气与后续天气的呼应关系:比如“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大意是白露当天有雨,后面的冬天就会是雨水绵绵的“烂冬”。气象预报显示,今年白露当天是个晴转多云的好天气,而且这样的好天气至少会持续到本周末,每天最高气温在27℃—29℃,气压也比较高,非常舒适宜人,已经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 记者王晟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