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为全民阅读鼓与呼

15.04.2016  15:38

              “各位的手机、相机可以收起来了,动物园里看见真人了,是吗?”貌似嗔怪的调侃,顷刻间疏散了围着自己“轰炸”的人群,便是白岩松。

        4月9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来到重庆,就全民阅读主题在第十三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此行理由,犹如白岩松所说:“这些年一直在跟书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所在界别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推进全民阅读。”白岩松的演讲可以用激情四溢来形容,一个又一个自问,一个又一个自答,问答间白岩松说得最多的还是与全民阅读有关的诸此种种。

        最美好的事情——

        读书可以坐行万里

        读书可以坐行万里,是白岩松提出的第一个观点。白岩松以他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一个亲身经历来印证这一观点。那部纪录片的内容是,一个年轻的老外在中国穷游,靠打竹板卖艺,用100元在一个地方待了10多天。

        “这位老外的经历引发我的思考,到底是行万里路容易还是读万卷书容易?答案非常清晰:在互联网时代,读万卷书远远比行万里路容易得多。”白岩松说。

        白岩松酷爱运动,在他看来读书、行万里路两个行为,就好比足球和篮球,前者即使身高1.6米,照样可以成为职业运动员,甚至球王。而后者则必须拥有一定的身高,才有可能成为姚明。

        “你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你的语言切换如何?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你能拿出整块时间吗?”连珠炮似的“白式”疑问,均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行万里路是需要“条件”的。

        如果说别人的故事引发思考,那么自己的亲身经历则直抵心灵深处。“几年前的一天,我去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买书,在地下室一层看见一位父亲抱着一个20多岁的脑瘫姑娘,这个姑娘半歪着脸在看一本书,她爸爸说咱们买下吧,女儿劝阻爸爸不要买,我明白,这个家境应该是不够富裕。”

        “为什么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到今天?因为对这个姑娘来说行万里路太难了,但是只要有书相伴,她的人生不会太差。”白岩松慨叹,读书不仅成本低廉,还让人坐行万里,如此身兼两职,对有些人来说的确是最美好的事情。

        爱上阅读的关键——

        氛围+方便+快乐+习惯

        白岩松爱读书的劲儿,在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各位“名嘴”的书中多有描述。如何爱上阅读?白岩松答,对全民阅读来说是4个进程,对个人来说是4个关键词。

        氛围——如果家长领着孩子走在大街小巷不能随时看到独具特色、形态各异的书店,这个城市的阅读氛围肯定不浓,“阅读氛围不是靠一个鼠标就可以建立的”。

        方便——过去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酒。现在观念变了,在推广全民阅读过程中,必须把阅读方便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如果不方便的话谁还愿意阅读?

        快乐——现在全中国人均年读书仅四五本,这种现象说明读书显然还不能令人快乐。我们想要去快乐读书的时候,有时被家长中断了、被老师中断了,大家都用“有用”的概念去打断原本快乐的阅读。

        习惯——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代人能够养成的,需要多代人的努力。我们这代人年人均读书四五本,到我们下一代也许会上升到8本,如此发展下去,我们就会与世界上阅读率高的国家更近。

        阅读立法的作用——

        保障读者硬需求

        今年两会,在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的提案中,有一个是关于全民阅读立法。在白岩松看来,“推广全民阅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在本届论坛上,白岩松再次对自己的这一提案加以阐述:“我没有看见全世界设立一个吃饭日,但是人的肉体要健康就必须吃饭,那么人的精神健康是不是应该读书呢?”

        “读一本书还立个法,为什么?”“全民阅读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法律让你读书,而是把公民读书当成一种硬需求。”自问自答间,白岩松点出了阅读立法的关键所在——改变思路,通过立法来保障人们的硬需求。

        对实体书店怎么支持?对图书馆怎么支持?白岩松认为,必须是在立法前提下的支持。只有通过法律保障,全民阅读这件事情才可以做得更好。

        “支持全民阅读吧,我永远会站在各位的身边,为大家加油、鼓劲、呐喊。”激情中,白岩松结束了自己68分钟的演讲。  (章红雨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