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弧光联盟摄影指导刘英剑:《白夜追凶》7分钟长镜头的缔造者
本周,年度豆瓣高分悬疑网剧《白夜追凶》将迎来大结局。除了案件刺激故事紧凑外,暗灰色调的摄影风格也饱受好评。另外,剧中大量的雨戏、夜戏完美的暗部细节呈现也让观众大呼过瘾。这些都离不开幕后的推手——《白夜追凶》摄影指导刘英剑。作为弧光联盟内的资深摄影指导,刘英剑已经有超过10年的从业经历,从网剧《心理罪》就开始和五百合作,在每一次的拍摄中,都在不断的从拍摄技术、叙事方法上创新,如同弧光联盟slogan所说“友谊不是为了相互取暖,而是相互成就伟大的工业”
小编获得《影视制作》杂志的授权,整理了这篇满是干货的采访,带大家了解《白夜追凶》幕后的故事。
以下对话摘自《影视制作》
影视制作:您是什么样的机缘进入《白夜追凶》剧组的? 您跟导演王伟之前有过其他的合作么?
刘英剑:我们已经合作将近有十年的时间了,最早是在长春一起拍婚庆。这一合作就合作了十年时间。现在基本上五百和王伟的片子都是我负责摄影。
影视制作:《白夜追凶》拍摄周期是多久?摄制团队由多少人组成?分成几组?拍摄任务是怎样分配的?
刘英剑:《白夜追凶》从2016年10月份开拍,一共拍了4个月,其中还拍了一个月的B组。我负责单组拍摄,以文戏为主,整组加上我一共七个人,两位负责掌机、两位负责焦点还有两位助理,B组是武术导演负责,以武戏为主。
影视制作:拍摄器材都选择了哪些?出于哪些原因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刘英剑:设备方面,选用了一台ALEXA Mini 、一台AMIRA,因为我一直在用ARRI的摄影机,它的宽容度能给我带来安全感。而且这两款摄影机用起来很轻便,一般来讲拍网剧镜头量很大,《白夜追凶》中手持镜头就很多,观众应该能感觉到很强的代入感,但是用太重的摄影机掌机会压力很大,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这两台摄影机。
滤镜使用的是Black Diffusion这款滤镜,因为这款滤镜能去除一系列的数码感。现在很多摄像机拍出来的质感很锐,所以这次在拍《白夜追凶》的时候我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全程拍摄的过程中,我都给镜片加了Black Diffusion这款滤镜,这样观众在观赏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强的数码 感了。
其实我每部戏都喜欢做一点儿新的尝试,因为这些设备只有在用过之后才知道它的优点和缺点,之后在拍戏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影像风格理性的选择、确定设备。
影视制作:在画面篇幅、画面色彩以及风格等多个方面,《白夜追凶》都给人电影的即视感,您觉得这种呈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摄制组对此运用了哪些处理方式?
刘英剑:《白夜追凶》的画幅是2.39比例的宽画幅,观众会有电影既视感,应该和宽画幅带来的直观视觉感受有很大关系。另外,在灯光方面,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平光,我们选择了光比很大、反差很大的光,这是第二点。还有在镜头方面,我们在每一场戏的处理方式上也尽量不用相同的方式,尽量往电影的感觉上靠。
影视制作:近两年同类型题材的影视剧比较多,在这部剧创作过程中您是否有特别用一些手法做一些创新?
刘英剑:这部剧在拍摄上最大的创新应该就是长镜头的使用,另外这次跟组我们用了一台45尺的伸缩炮,这个伸缩炮在国内拍剧里面很少有人用的,在剧里面,我们用它完成了很多短的长镜头,有的时候一小场戏也是用它完成的。这款伸缩炮在运动方式上很不一样,它可以在升降的同时还能伸缩,比如一边往前走一边往上升,也可以一边往下降一边往后退,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这一点完成很多比较有难度的拍摄任务。上面刚刚提到开场七分钟的长镜头,就是用这款伸缩炮然后又加了20米的轨道才完成的。
再回到长镜头,因为长镜头比较适合交代环境,一些情感表现特别细腻的戏就不适合用,剧中案发现场就非常适合,我们也拍了很多手持的长镜头。比如有一场周巡回到办公室发脾气的戏,整个长镜头囊括了在场的所有人,并且交代了他们现在的状态,整个长镜头下来观众在看的时候是十分连贯的,而且是十分过瘾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信息也交代清楚了。
影视制作:剧中会有一些分尸、碎尸、尸体等画面,但在看剧的时候并不会特别突兀,带来不适感,在拍摄这类画面的时候摄制组是如何处理的?
刘英剑:在处理这些分尸、碎尸画面的时候,我们要强调的是把信息交代给观众,但又不会让观众觉得特别恐怖、血腥。所以,我们用了折射、剪影的处理方法,比如开场的第一个镜头就用了一些折射,在一个鱼缸里镜头慢慢运动,然后从鱼缸的玻璃屏可以从反光面看到一个人正在分尸。当然,有一些镜头在呈现的时候也会比较直接,比如有一集哥哥关宏峰在解剖尸体的时候就直接就拿着一个人体的肝脏,为什么这些类似于这样的画面会做这样的处理呢?因为剧中是道具,是一些动物的肝脏,这些大家平时都有看到,所以并不会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