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因为摔倒瘫痪在床 如今面色红润迎百岁生日

13.03.2015  11:26

 

图为志愿者们在为老人庆生。陆夜摄

 

 

图为王金莲给婆婆揉捏手臂。 陆夜摄

 

昨天下午,斜桥镇博爱老年关爱之家的志愿者们来到斜桥村南街东10号,拜访一位长寿老人并为其庆生。老人名叫王菡芬,再过几个月就满100岁了,但老人在五年前跌了一跤后就再也没能爬起来。五年瘫痪在床的老人不但没生病,反而气色愈发红润。她开心地说:“多亏有个好儿媳,再活几年,没问题!

 

九年前曾助摔伤婆婆康复

 

走进老人的卧室,“清爽、干净”是整个房间给人的第一印象。瘫痪在床的王菡芬面色红润,开朗健谈。“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摔倒喽。”王菡芬告诉记者,早在9年前她就曾经摔倒过一次。如果不是儿媳王金莲坚持鼓励老人动手术,老人可能早就站不起来了。

 

2006年4月的一天,91岁的王菡芬上楼梯时不慎摔断左侧股骨,无法站立。王金莲和家人将老人送至人民医院后,医生认为,王菡芬有希望通过手术重新站立起来,但是一个九旬老人是否还能承受这样的手术,医生持保留意见。看着病床上一病不起的婆婆,王金莲率先表态,支持给婆婆动手术。“如果婆婆站不起来,我养她一辈子!”王金莲说。征得王菡芬同意后,医院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我们很少对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动股骨头手术。”主治医生事后告诉王金莲,一不小心老人就可能失去走路的希望。

 

术后王菡芬身子虚弱,王金莲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她根据医生的嘱托每隔两三个小时便给老人捏腿捶背、舒活筋骨,从大腿到小脚趾,一捏就是半个小时。“这样做有助于婆婆恢复健康,重新走路。”王金莲说。医院里有专门给老人提供的饭菜,王金莲还是担心婆婆营养跟不上,每天都会变着花样为其煲汤。砂锅炖鸡汤、山药煲排骨……一个星期内每天的品种都不同。

 

一个月后,王菡芬成功地站了起来。看到婆婆在自己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行走,王金莲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时隔三年再摔倒,孝顺儿媳重挑重担

 

2010年本应该是王菡芬一家人感到快乐的一年。就在当年的5月份,老人的重孙出生,王菡芬一家正式成为“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然而仅仅隔了一天,意外再次发生了。在屋外晒太阳的王菡芬走走路时突然感觉左腿使不上力,瘫倒在了自家的屋中。王金莲看到后,与丈夫合力将其送至医院。医生遗憾地通知王金莲,已经95岁高龄的王菡芬无法再承受手术带来的创伤,这也意味着老人自此就必须瘫痪在床。得知情况的王菡芬握着儿媳的手说,“不要紧,我活到这么大,也满足了。”王金莲却说,“妈妈别担心,你瘫痪多久,我就照顾你多久。

 

为了照顾婆婆,王金莲和丈夫商量再三后将孙子交给亲家照料,夫妻二人则在家服侍老人。为了方便老人晒太阳,王金莲将原来夫妻二人居住的一楼房间让给了王菡芬。每天为老人做饭、洗漱、揉捏身体,王金莲一样都没落下。

 

与老人同睡当起贴身“保姆

 

尽管如此,王菡芬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瘫痪后的第一年,王菡芬因为无法起身导致背上生出褥疮,并伴有局部腐烂等迹象。王金莲发现后每隔两三个小时就会为老人翻身,但是效果并不好,并且翻身时王菡芬经常喊疼。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王金莲四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种治疗褥疮的膏药。为王菡芬贴上后,褥疮逐渐好转了。

 

刚瘫痪的一年里,王菡芬因身体疼痛,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叫喊。为了能使王菡芬随时得到帮助,王金莲和丈夫在老人的卧室里另外用躺椅搭建了一张临时小床。每天晚上夫妻二人轮流值夜班守候老人,直到老人情况有所好转才又返回自己的卧室内休息。

 

2012年腊月廿八,王菡芬半夜突然叫喊起来,王金莲闻声起床查看情况,发现老人无法正常排尿。“当时已经是凌晨2:00,不能将婆婆抬到医院去,也很难找到为她医治的医生。”王金莲和丈夫冒着雨雪分赴当地五六位熟识医生的家,终于找到一位还未熟睡的医生为老人医治。医生当时告诉王金莲,如果老人的病看不好,就再也熬不过那个冬天了。

 

五年的悉心照料,王菡芬虽然依旧瘫痪在床,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她时常对亲戚说,“多亏有金莲,要不我早走了!

 

精心筹备为婆婆过百岁生日

 

昨天下午2:00,博爱老年关爱之家志愿者将准备好的蛋糕和慰问品送到了王菡芬手中。众人为病床上的她点燃蜡烛并齐唱生日歌,老人高兴地合不拢嘴,激动地说:“我能活到今天,谢谢你们的关心。不过我最想感谢的还是我的儿媳和家人。”众人帮老人吹灭蜡烛,并让老人许了一个愿。老人笑着说她希望活到自己能抱上玄孙。

 

王金莲告诉记者,考虑到老人身体不便无法行动,夫妻俩商量在老人正式生日那天,将家族所有人召集至家中,为老人操办一场盛大的寿宴。她和丈夫还为老人准备了一份百岁生日礼物。王金莲说:“婆婆挺过这五年很不容易,如今一百岁了,我们要全心全意为她办一场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