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春运双考验 守好国门防疫第一关
今年春运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第一个春运。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假期、接力工作、昼夜奋战,牢牢守住空中门户,坚决阻断境外疫情输入传染途径,为春节春运保驾护航。
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面屏……一件件依次穿上,一道道仔细检查,在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航班工作专区里,这一看似繁琐的流程,对工作人员们来说早已熟稔于心。入境航班到港并无时间规律,有可能是下午,也有可能在凌晨。但每一趟航班抵达前,机场海关关员和边检民警们都要提前一小时换好装备,谨慎地守着“国门”入境关。
下午三点半,新加坡至南京的TR180航班顺利抵达。入境航班保障工作中,共设置了十几个小组。航班到达后,登临检疫组成员要第一时间逆行而上进入机舱,通过医学排查,最短时间内锁定有症状人员和密切接触者。
南京海关所属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旅检一科副科长高春杨说:“如果说机场海关那是防御的尖刀,我们登临这一块就是尖刀上的刀尖,是属于第一批接触入境旅客的这么一组人。要进行一个医学的巡查,我要看看飞机上有没有发烧的旅客,有没有一些其他身体不舒服的旅客,有没有什么突发情况。要确认每个人都向海关进行了申报,然后我们再有序地按照一定的层次把人放下来。”
这是高春杨在岗位上连续度过的第七个春节。今年,他和同事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面对茫茫入境旅客“大海捞针”,如何才能做到“火眼金睛”?经过反复推演、不断优化,他们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上线了口岸卫生检疫查验管理系统,对入境旅客建立“一人一档”,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体温、采样、检测和转运、移交等一系列数据。
南京海关所属南京禄口机场海关旅检一科科长周晓春说:“每一个旅客的信息形成一个数据包。需要后续去进行处置、去精准定位的时候,我只要输入他的护照号,我就可以检索出这个人的所有的信息。他的申报信息、他的通关信息,包括他的体温信息可以提供给后续的相关部门进行快速地跟踪,快速地处置。”
完成核酸采样后,旅客们进入入境大厅里,全副武装的边检民警们细致翻查每一本证件,询问了解旅客的境外轨迹、境内去向。平日里每个人只要不到半分钟的查验,不得不大大延长。由于全副武装,视听受限,他们都是扯着嗓子高声呼喊进行沟通,比往常要消耗更大的体力。嗓子哑了,没事;汗水浸透衣服,坚持。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最长的一个班次足足值了八个小时……
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民警林国豪说:“春节的话,一个航班可能要到两三百号人,整个流程下来要大概单个航班的话要在2-3小时左右。交流声音要大,还得避免让旅客觉得我们是在嘶吼,造成不太舒适的感受。其实现在压力还是蛮大的。”
林国豪的新婚妻子顾爽同样是驻守在南京禄口机场的边检民警,虽说是在同一岗位并肩战疫,但两人几天都见不上一面,婚礼也是一推再推。
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民警顾爽说:“因为毕竟疫情输入的风险会比较大。我们还是要服从上级的安排,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磨练的机会。”
行李消杀、信息核查、专车转运……当最后一名旅客登上前往隔离酒店的大巴,天色已沉。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们再次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航班的到来。
南京禄口机场地面服务部国际值班室主任秦炜说:“希望通过我们的辛勤付出,给大家度过愉快健康的好年。”
南京市涉外联防联控指挥部口岸工作组禄口机场专班民警顾家轩说:“我在这边已经快一年了。虽然春节我不能回去,但是希望我家人他们能团聚,能享受这个节日的气氛。”
南京禄口机场应急救援部医生王俊说:“不能够回去和家人团聚,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做出这种牺牲也是必须的。希望每个人都平安健康。”
【记者手记】
虽说是跟随工作人员一道来到入境航班检疫第一线,但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区域并不适合近距离接触。这也意味着有很多环节,我们无法亲自观察和记录。
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中,有不少人从去年二月份开始,就几乎再没回过家,没有见过家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习惯了。”这是我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但穿着同样的防护装备,采访的过程中听不清、看不清、手指失去知觉、闷热难受,呼吸不畅……这些感同身受的体验,让我们更明白这些“大白”们的不易和付出,祝所有奋战在战“疫”一线的你们,平安、团圆!(朱晓莹 杨帆)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