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13.07.2015  08:13

  郭金龙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国家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这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将形成良性互动、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示出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好这场攻坚战。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要坚持“”与“”双管齐下,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北京发展和管理水平,一是服务保障能力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要深刻认识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的代表性、指向性。二是人口资源环境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三是城市布局要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十三五”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等工作,切实做到“先布棋盘再落子”。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划定后,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决不能成为一条可以随意触碰的“虚线”。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四是经济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城市战略定位。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五是在协同发展中落实好城市战略定位。协同发展是一部“协奏曲”。凡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都要主动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在协同联动中确保目标实现。

  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北京的,更是属于全国的。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好这些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全国、服务周边的发展,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缺乏现成经验,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

  迎接“大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夺取胜利的信心。我们要增强必胜信念,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坚决完成好中央的部署要求,努力开创首都北京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7月10日在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说

原标题: 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场大考(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