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画饼”式扶贫:增收怕不够 “预期”先来凑?
精准扶贫进入决胜阶段,各地扶贫干部纷纷出真招、见真效。但半月谈记者同时发现,一些地方满足将预期收益当作扶贫成效:果苗种下去、牲口刚养上,就开始宣传扶贫收益,而忽视技术、市场、气候等因素,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
只把蓝图描绘好,却无法真正达到扶贫效果,这无异于给群众“纸上画饼”。扶贫,不能只是说说,而要脚踏实地,创造“真金白银”。
讲成绩、许好处:扶贫项目到头难兑现
半月谈记者去年在西部一贫困村采访,该村村支书信心满满介绍,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种了工业辣椒200亩,项目保底产量为每亩2500斤,且有龙头企业保底收购,收购价为每斤1.5元,还有技术人员指导,除掉每亩1200元的成本投入,年底最少可赚30万元。辣椒地里还套种了凉薯,产量至少2万斤,凉薯市场价为1.5元一斤,除掉种植成本,最少可以赚2万元。
如果事情按照理想状态发展,该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不久前,半月谈记者再次回访该村,村支书说,去年该项目不仅没有挣钱,还净亏20多万元。村支书解释道:“不是村民不努力,只是技术不到位,辣椒平均产量连每亩1000斤都没达到,有的甚至没有结出辣椒;凉薯成熟后,市场价暴跌到5毛钱一斤,100斤凉薯的收入还抵不上挖这100斤凉薯要支付的人工费,几万斤凉薯烂在地里了。”
类似现象并非少数。中部某省山区贫困镇选择种植茶叶作为该镇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承诺每年给贫困户带来不菲分红收入,但到目前为止,贫困户只拿到一些务工费。
华南某省一些贫困村在宣传贫困户脱贫增收时,刚刚种植的柑橘树等,已经精准计入收益;刚养的鸡,被按照每只保守100元左右价格折算进贫困户年底收益中;养殖的蜂蜜,估计一箱产蜂蜜20斤左右,收60元一斤,但实际产量不仅没达到,蜂蜜也存在滞销情况。
有的地方甚至明知扶贫产业已出现问题,对外宣传却罔顾事实,夸赞形势一片大好。不少扶贫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反映,在一些地方,广为宣传的扶贫产业出了问题,但地方对问题不予重视,不愿意真正下功夫、想办法解决,仍是一味地对上讲成绩、对下许好处。
扶贫“画饼”,根子是形式主义在作怪
不少基层干部和村民向半月谈记者反映,一些地方在扶贫过程中之所以存在“画饼”现象,客观原因是对市场、技术等不了解,存在信息滞后;主观原因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考核,不仔细研究分析、稳步推进,而急于出成绩,“胡搞一气”。
“扶贫产业考核,上级要知道产业项目每年的大致成效,所以有一个层层压实的考核机制,也就是说年初、年中的某些月份要写帮扶计划,而且要上报预期收益。”某驻村第一书记说,上报的预期收益,还须是量化的数据,所以大家只能预测。且将增收预期在一定范围内讲得越多越好,这样既对上级好交代,又可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产业扶贫。
这位第一书记还表示,为了完成对扶贫预期收益的考核,也就是产业扶贫这一项考核指标,一些地方急于引进一些产业项目,而忽视这些产业是否适合当地的发展,甚至只顾引进,不顾管理、不顾培育。
扶贫产业不能靠“上面逼”,要靠“长期养”
基层干部说,预期激励本身没错,但“许诺”的预期收益如果没有实现,折腾的不仅是贫困村的人力、物力,贫困户的生计也将深受影响,对政府公信力更是一种变相伤害。
采访中,一些扶贫干部认为,预期目标可以为扶贫工作提供动力机制和目标导向,但不能将项目计划、产业收益变异为层层加压的考核指标,更不能以预期来替代实际收益,以画大饼来替代实际扶贫效果。
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产业发展需要长期培育,久久为功。广东某地扶贫办主任说,产业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客观的问题,扶贫干部要有清醒的风险意识,不能以为产业引进来后就万事大吉了,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党员干部要杜绝虚、浮作风,脚踏实地抓扶贫,定好产业政策以后,就要下力气去培育,切莫让扶贫成为纸上画饼。”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扶贫效果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和实际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