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兜售低价电话充值卡 警方提醒不要贪便宜受骗
前些年,移动电话充值卡还是比较受市民欢迎的,因为它充值方便,并且价格上还能有少许的优惠。可是,当这个优惠力度突然扩大的时候,这中间有没有猫腻?这充值卡还能用么?近日,南京市警方就抓获一个以低价折扣为诱饵兜售假冒电话充值卡的诈骗“夫妻档”。
“75元充值100元”?骗人的!
今年2月的一天下午,位于雨花台区某旅行社的员工小邱,报警称其在微信上购买移动电话充值卡时被骗了2198元。
民警经过初步了解后发现,小邱前段时间在她的微信群里看到一条“以75元充值100元话费”的群信息,比较感兴趣,就加了“小清”为好友以便了解充值程序。很快“小清”便主动发来一张图片,内容显示为:可以用798元、1698元、2198元的价钱,分别购买10张、30张或45张面值为100元的移动电话充值卡。
小邱一盘算发现,相当于打了一个不小的折扣,由于自己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电话充值卡做业务拓展,于是小邱相当感兴趣。为了验明真假,小邱按照“小清”的建议,首先向“小清”转账交易了75元,过了没多久,小邱的手机账号就充值了100元话费。遇到如此“好事”,小邱深信不疑,决定一次性购买45张电话充值卡,并于当天向对方转账了2198元。
可之后的事情发展,小邱却怎么也没想到。过了三四天后,小邱收到了一份快递,打开后发现里面装有45张制作非常粗糙的“电话充值卡”,小邱立即试了试,发现这种电话卡并非市面上常见的移动手机电话充值卡,而是一种售价极低的网络电话充值卡。等小邱试着在微信上和“小清”取得联系时,却发现对方早已把自己拉黑屏蔽了。为讨回被骗的钱款,小邱选择了报警。
骗子是对“夫妻档”,14人上当!
民警经过初步调查后分析,这是一起在微信群发布寻租广告,通过微信转账实施非接触性诈骗的案件,而案件的受害人很可能不止小邱一个人。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进一步发现嫌疑人账户内近段时间曾有过很多次交易金额为598、798、1698、2198元的收款记录,而这些款项数字均与其在网上发布的销售价格相吻合。由此,警方很快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广东普宁市人),在排查中警方还发现黄某某每次诈骗得手后,都会将诈骗所得转到另一个账号,而这个新账号的主人正是黄某某的妻子赖某某(广东普宁市人),由此民警怀疑此二人具有夫妻共同作案的嫌疑。
为进一步查清事实,今年3月21日,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支队派出专案组奔赴广东揭阳开展落地核查,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民警很快查清了黄某某夫妻二人的住处。3月23日,专案组民警在其家中将二人当场抓获,并在家中搜出涉案手机三部及数张涉案银行卡。
据黄某某交代,他们夫妻二人无业,小学文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俩发现通过在微信上售卖这种假冒的电话充值卡能骗到钱,而受害人往往因为被骗金额较少不会继续追究下去,于是二人便自2017年9月开始,在微信群里行骗,很快便成功得手。
为更块地拓展“业务”,黄某某注册了十几个微信账号,通过自己揣摩后发现做旅游行业的人为了招揽生意,对电话充值卡的需求量比较大,于是他在十几个旅游微信群里不分昼夜地发送诈骗广告,吸引受害人上当。而他们所卖的电话充值卡,其实是在淘宝上购买的一种网络电话卡,售价仅2.5元一张,经过他们一倒手,竟然卖出六七十元的高价,堪称暴利。截至目前,警方共梳理发现了14名受害人,遍布在江苏、上海、安徽、山东、四川、贵州等十多个省市。目前黄某某与赖某某二人因涉嫌犯诈骗罪,已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警方提示:1、莫贪小便宜,要理智地对待非接触式的网购环境,遇钱则问、遇钱则核。2、网上购物,尽量使用正规、有保障的知名交易平台,尤其是避免先付款的交易。3、发现被骗后,应选择第一时间报警,同时保存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信息,为民警破案提供线索。
通讯员 宁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