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商进军生鲜农产品行业 尚无企业盈利
这段时间,我省生鲜农产品再度成为电商企业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前面企业垮了后面又来了
在苏州,江苏随易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平均每周新增6个配送站点,这家才起步两年的企业,已设立配送站点120多个。市场总监陈玉燕说,“现在重点是苏州和上海,下一步目标是南京。”
在常熟,常客隆超市兴办的电子商务公司,直投点从三年前起步时的2个变成了53个。常客隆超市公司副总经理裴奇说,到明年,将在常熟市区设点150个,覆盖城区近85%人口。
在南京,一家名叫“惠生活”的电子商务公司,去年3月至今已设配送点60个,业务范围除了南京,还延伸到扬州、安徽马鞍山等城市。“未来一年内,这3个城市的配送点将增加到400个。”公司副总经理章浩说。
统计表明,全省12个省辖市,已有16家企业涉猎。到年底,直供店、直供点建成总数有望超过1000个。此外,还有不少自发触网的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难道近在眼前的教训对他们毫无警示意义?”南京业内人士祝忠国对生鲜电商业的再度升温深感疑惑。
2012年,祝忠国发起设立金管家蔬菜配送中心,2013年投入运营。没过多久,“金管家”就散掉了。祝忠国也到了另一家蔬菜网售配送公司,新公司的业务还是不温不火。祝忠国感慨说,这个行业成本高,利润低,挣钱不容易。
前面的企业退出了,后面的企业又进来了。生鲜电商业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网上买菜家门口提货
几乎每个采访对象都表示,前一拨生鲜电商企业储存和物流渠道是个软肋。通过快递公司投送,用户到手的蔬菜不新鲜甚至成了菜泥,夏天猪肉有的已变质发臭。
祝忠国从经营者角度揭秘,普通菜很难做,从毛菜到净菜损耗率约为15%,如果打入菜价,因为比市场价贵普通消费者不接受。南京的电商企业大多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卖生态蔬菜价格高出市场三四倍。但作为目标人群的年轻上班族、白领阶层,愿意买单的并不多。
这样的难题在新兴生鲜电商企业中有了对策。
改变一:“冷链+电子货柜”仓储配送模式,缓解了用户“最后一公里”之忧。无论随易科技,还是常客隆信息,都将电子货柜建到了小区、学校、机关单位里,还有冷藏保鲜功能,用户不仅订购方便,上网、手机APP、一体触屏等随时随地可以操作,提货也到了家门口。
改变二:价格接地气。网上销售的生鲜蔬菜,不再只是“高大上”,将毛菜稍加整理成净菜上柜,卖价比超市便宜10%,比农贸市场高出5—10%。
改变三:商品品类丰富,终端服务多元。除了虾子不易存活外,生鲜农产品几乎应有尽有,还有水果、零食、牛奶、饮料、粮油等适合网购的产品。
江苏惠生活同样巨资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冷库、配置了多辆冷链物流运输车。
跨界投资憧憬产业未来
新一轮生鲜电商热,受到了各界关注。常客隆冷库一期工程,获得省级流通专项资金扶持。按规定,箱式货车不允许走高架公路,苏州市特事特办,给随易科技“豁免权”。江苏惠生活的服务,在扬州被列为“菜篮子工程”,政府成了股东之一。
不仅如此,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社会资本也对这个行业有了兴趣。陈玉燕说,去年10月已有两家风投公司进入随易信息,目前推进的第二轮融资计划,又有多家知名风投表达了投资意愿。
有意思的是,我省此轮生鲜电商热的始作俑者不少都是“新手”。惠生活老板本来从事电商业,随易科技两个发起人,一个开汽车4S店,一个做房地产。此次跨界,先期投资动辄四五千万,至今都处在“烧钱”阶段,热热闹闹的背后,尚无一家盈利。记者采访得知,他们憧憬的是产业未来,投资者看好模式,经营者看好市场。
裴奇算了笔账:“菜的毛利是销售额的10%,如果销售额达到16万,毛利就是1.6万,公司就盈利了。”陈玉燕也表示,“当站点达到200个时,投资成本就可以收回了。”
正因为如此,处在发展初期的我省生鲜电商企业,纷纷加速攻城略地、铺设网络,这既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眼前站稳脚跟的必然选择。目前,常客隆的电子货柜已成功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舟山以及昆山等地,每套2万元。裴奇说,单是电子货柜销售,就已收入2000多万元。
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认为,生鲜农产品线上线下互相渗透,是必然趋势,关键在规模,没有规模,就覆盖不了成本。风投投资,也是要拓展规模。在他看来,竞争是必要的,有竞争产业才能优胜劣汰。但要适度,如果有利时一哄而上,最后自然就会过剩。
生鲜农产品,能否成为未来电子商务的一片蓝海,也许需要时间来检验。但企业如能从民生出发,将最新科技和服务百姓生活相结合,这样的探索值得肯定。(邵生余 管沁雨)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