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去年以来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实践,其中“屯警于街”的改革成效尤为抢眼。数据显示,2015年7月以来,全市街面“两抢”(抢劫、抢夺)警情同比下降16.03%、街面盗窃警情同比下降20.9%、扒窃警情同比下降19.13%,全市群众安全感达92.5%。
警察是公共安全的捍卫者,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很关心“警察在哪里”。警察平时应该在哪里?最理想的答案,当然是在距人民群众最近、离案发现场最近的地方,通过提高“见警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升公共安全管理的质效。只有这样,老百姓心里才踏实,怀有不良企图者才不敢轻举妄动;也只有这样,警方才能第一时间就近处理突发情况,提高出警效率。那么,哪里才“最近”呢?从城市的运行情况看,闹市街头、窗口地区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犯罪分子经常“光顾”、对城市公共安全的影响也更大,对这些重点部位加以重点保护,才能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不过,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警察在哪里”这个重要命题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许多地方的实际情况是,少部分警察在一线、大部分警察坐机关,人民群众难得在公共场所见到警察。对市民百姓,安全感当然要受到影响;对别有用心者,实际“出手”的可能性却会显著增加。有人说,在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街面上难得见到警察,但治安状况并不差。这种说法忽略了迥异的国情。在转型期的当下中国,人口流量巨大、不稳定因素交织,提高见警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更多警察从办公室调到街面、调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各地警方尤其是现代化大城市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一些地方力推的“屯警于街”改革顺应了这种需要。从南京的情况看,改革成效显著,市民也很认同。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改革已圆满到位。公共安全是个“易碎品”,捍卫好公共安全攸关城市发展、社会民生,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永远没有完成时。具体到“屯警于街”,其中肯定还有需要继续完善和加强的地方,比如进一步处理好“动”与“静”、“明”与“暗”、“点”与“面”的关系,加强对街头一线警员的激励和惩戒,确保“屯警于街”取得实效、持续推进。用改革实绩回答好“警察在哪里”,把平安南京的大网打造得更坚实、更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