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为先,彰显湿地绿都新形象
走进盐城,1.7万平方公里的盐阜大地一派火热的发展场面,处处涌动着发展的速度与激情:高速铁路奔驰而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生态经济释放活力,灾区家园得到重建,农民口袋越来越鼓……
盐城是江苏生态资源大市,生态保护的任务比其他地区更加繁重,加快发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市长戴源说,“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绿色,更要发展好绿色生产力,不仅要厚植生态底色,更要增强综合实力和底气。”
严守生态红线,盐城建立了维护生态空间的红线制度,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国土总面积23.5%,全省最高。全力打好“263”整治、“去产能”等系列组合拳,经过3轮化工专项整治,全市化工园区由10个减至4个,化工生产企业由735家减至323家,入园进区率达83%,居全省第一。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涉及该市的17项整改任务已全部达到或超额完成时序进度。为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该市还实施“三治三化”行动,计划投资150亿元对主城区108平方公里内的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今年以来,该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全省前列,生态绿色成为盐城的“金字招牌”。
厚植生态底色,盐城把生态投入作为最有价值的投入,围绕省建设“两纵两横”目标,按照“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实施“一片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积占全省1/4,珍贵树种占60%以上。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成后,林木覆盖面积可达520万亩,全省第一。目前,该市正依托麋鹿和珍禽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特区,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盐城不仅是生态大市,也是农业大市。该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响特色牌。东台西瓜畅销长三角、珠三角,享誉海内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领先全国,亩均纯效益超1万元。在响水县南河现代农业园,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近千户农民实现规模化种植西兰花。正是看到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富民效应,该市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调减低效粮食作物面积200万亩,真正让土地成为“聚宝盆”、大农业成为“致富源”。
生态优先不仅带来环境效益,同样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盐城深度挖掘和利用乡村资源禀赋,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涌现出一批像荷兰花海、梅花湾、七彩阜宁农业公园等创意休闲农业特色景点。上半年,全市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03万人次,直接收入达16.6亿元,分别增长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