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造”再推新卖点
从1月1日起,新的“瑞士制造”立法正式生效。该法旨在强化瑞士品牌的可信度,巩固消费者对瑞士产品的信心。有分析人士指出,“瑞士制造”是个非常重要的新卖点。仅就瑞士钟表业而言,可以为每块表增加20%的附加值,每年为整个行业创造数十亿瑞郎的收入。
“瑞士制造”往往被视为高品质产品的标签。为了确保“瑞士制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瑞士逐渐开始以法规形式限制“瑞士制造”这一标签的使用。1992年8月份,瑞士出台“商标及原产地标识保护法”,加强了对违规产品给予民事及刑事惩罚的力度,瑞士海关也开始对进出口及转口产品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同年,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率先对“瑞士制造”及相关标识的使用范围作出了详尽的规定。
2013年6月份,瑞士联邦议会又通过了新的立法提案,引入一些新标准,对产品或服务原产地作出更加精确的标识,并定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可以被称为“瑞士制造”呢?简而言之,动植物农产品(如牛奶、奶酪等奶制品)必须百分之百源自瑞士;加工食品的原材料至少80%来自瑞士,但对于原材料百分之百需要进口的黑巧克力和咖啡等,则要求其加工环节全部在瑞士完成;工业品在瑞士的生产成本则要达到60%,才能被列为“瑞士制造”。
瑞士钟表业是“瑞士制造”新立法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之一,从1月1日起生效的还有《钟表业“瑞士制造”条例》的部分修订案。对于瑞士人最引以为荣的钟表,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更是提出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项新规定,一是要求组装和制造手表过程中,瑞士价值不能低于60%;二是要求采用瑞士研发的技术,制造商必须保证未来手表与机芯的技术研发全部在瑞士完成。
新立法意味着,“瑞士制造”钟表原有3项审定标准,即瑞士机芯、瑞士组装和在瑞士检验仍然有效,同时原有标准中机芯的瑞士价值标准从50%提高到60%。瑞士钟表联合会表示,采取60%的价值率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该联合会成员企业的诉求,同时也是为了符合2013年的相关立法要求。
在新立法的酝酿过程中,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曾打算规定在组装和制造手表过程中,把瑞士价值部分大幅提高到80%以上。然而,从国际贸易法层面看,如此高的比例会被视为贸易限制措施,从而违反有关自贸协议。由于瑞士钟表绝大部分都要营销到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对瑞士钟表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最终决定将比例从80%降至60%。对于瑞士竞争力优势不太明显的智能手表,新立法也作了灵活规定,只要求计时用软件必须出自瑞士,那些用来连接手表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的软件则完全可以继续在海外生产。
有分析人士认为,瑞士出台新的“瑞士制造”立法,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提振瑞士钟表业。近年来,瑞士钟表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2015年,瑞士钟表业出口总额下跌215.2亿瑞郎,同比下滑3.3%。除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这还是瑞士钟表业本世纪以来“第一次经历盛世景象前所未有的破灭”。2016年,瑞士钟表业出口继续下滑,订单比2015年又减少了一成。
不过,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瑞士制造”产品世界级声誉来自其稳定的质量和可靠性能。但是,要维持高质量、高信誉的“瑞士制造”,无疑需要付出成本不断提升的代价,特别是在瑞士法郎汇率持续坚挺的环境下,如何维持“瑞士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瑞士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