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内蒙古创建“全季旅游”新格局

15.11.2017  17:07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蒙古自然风光辽阔壮美、民族文化独具特色,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为自治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内蒙古旅发委创新旅游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各项工作紧跟全国步伐,品牌创建、全域旅游、厕所革命和旅游外交等单项重点工作跻身全国前列。这一系列的成就,正在让内蒙古向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区坚实迈进,内蒙古旅游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旅游产品多元化 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内蒙古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旅游业正在从传统的历史人文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等复合型产品形态转变。


以规划为引导,大力实施旅游产品布局体系,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内蒙古先后制定出台《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经过2年多的征求意见和评审修改工作,在2017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打造“一廊一脉、四大旅游片区、五大协同发展区、十大旅游基地、重点景区规划、重点品牌旅游线路规划”等重点旅游产品,加大投资力度,坚持“大集团引领,大资金运作,大项目支撑,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旅游产品建设方略,自治区、市、盟、县各级政府拓展投资渠道,社会资本投资宾馆、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


优化产品 打造精品“全季旅游”新格局


几年来,按照国家全域旅游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推动,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兴安盟、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阿尔山市、额尔古纳市、多伦县等16个地区(盟市、旗县)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各地创建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按照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品牌旅游景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集中精力推进品牌景区创建,成绩突出、亮点纷呈。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和阿尔山—柴河旅游区成功创建成为5A级旅游景区,目前全区5A级旅游景区达到4家;五当召旅游区、阿斯哈图石林旅游区和胡杨林旅游区通过国家5A级景区资源评价;康巴什乌兰沐伦国家旅游度假区审批程序已经启动;土右旗西湾村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伊利实业集团公司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鄂尔多斯东胜区和赤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推出《千古马颂》《永远的成吉思汗》《相会敖包》等多台大型文化演艺项目、将历史、文化、民俗相结合,用艺术形式展示了内蒙古旅游的非凡魅力。


内蒙古优势在旅游,潜力在旅游。如今,内蒙古正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为方向,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努力做好全区联动、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季经营、全民参与“五篇文章”,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了突破内蒙古旅游夏季火爆冬季冷淡这一问题,内蒙古整合大冰雪的优势资源,实施“拉长旺季、做热淡季、实现全季”战略,通过节庆赛事活动串联淡旺季,做到以产品增卖点、以活动聚人气、用季节换市场,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


打造特色冰雪旅游 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动冰雪体育竞技、冰雪艺术表演、民族风情展示、假日休闲娱乐,打造冰雪与民俗、冰雪与温泉、冰雪探奇与边境风情深度融合的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


内蒙古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有丰富多彩的冰雪资源,冬天的内蒙古几乎收纳了中国各地的冰雪美景。辽阔的草原,连绵的群山,交错的河流、湖泊、沙漠以及浩瀚的原始森林,都被大雪覆盖,形成了宽尺度、大视野的震撼画卷。


内蒙古利用下雪早、雪质纯、雪景留存时间长等优势,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冰雪资源,全区各地通过举办各种规模的冰雪那达慕,将冰雪观光、民俗体验和休闲运动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了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多样化、个性化冬季旅游产品,冬季旅游已成为内蒙古旅游的新亮点,日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关注,冬季旅游人数和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大力发展冰雪旅游、把冰雪资源利用好,突出民族文化与冰雪、温泉有机融合的独特优势,把具有内蒙古特色冰雪旅游的大文章做好、做足、做精是内蒙古旅游人的共同愿景。银色的内蒙古已敞开热情的怀抱,只有走进这里,才能真切感受到内蒙古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