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凝聚现代民政力量 释放政府购买服务动能
十多年坚守,1600位老人“养、医、学、乐”的需求在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得到满足。
14年服务,3000多人次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在南京明心儿童益智教育培训中心进行介入康复训练,300多人可正常融入社会。
…… ……
在南京市,越来越多的居民正在享受的这些服务,都由政府免费提供。
如何才能把涉及老、小、困、残的“馅饼”做大,满足更多居民需求?南京市民政局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机制着手,拓展延伸购买服务的范围。先后出台购买服务实施办法、项目管理流程、绩效评估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文件,成立购买服务领导小组,列出购买服务正面、负面清单,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制度上的规范。
针对项目信息不对称、政府采购不灵活、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专门制订细化的标准分类,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作竞标工作,取消对民政局主管社会组织直接拨款,鼓励民政局主管的社会组织参与竞争,确保了政府购买服务在公平公正中进行,使更多优秀的服务惠及更多的百姓。
不仅如此,南京市还加强购买服务事中、事后管理,建立了多维度评估机制,引入服务对象满意度第三方评价,将服务方式对不对、服务效果好不好交由社会评判,交由市场检验。
截至目前,南京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提供了4400多个工作日的服务,其中高校人力资源占到27%,民政体制外队伍规模日益壮大。同时17%的购买服务项目竞标价格低于预算价格,行政预算经费有所下降。
随着民政局购买服务试点深入,购买服务机制在南京民政诸多领域得以拓展。
“街社联动”——社区减负后,全面推行社区服务外包,将适合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公共服务打包,作为项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交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对基层资助从“买人头、买岗位”转为“购服务、评项目”。每年拿出3000多个社区服务项目向社会组织购买,涉及为老、为小、为困、为新市民等公共服务,总资金达1.5亿元。
机构联动——南京市社会救助站、祖堂山社会福利院、青龙山精神病院等一批具备公共服务职能的直属事业单位也尝试购买服务。一方面“引进来”,择优引进专业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公办民营。比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就拿出500张床位,向社会招标。另一方面“走出去”,将机构专业力量下沉社区,实现民政业务破墙服务,比如青龙山精神病院与苏宁睿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手打造特色社区康复工疗站。
部门联动——近年来南京市政法委、卫计委、司法局、妇联等多个单位与南京市民政局合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在调解治理、医养融合、留守关爱等领域专项培育扶持一批专业类社会组织。2014年5月,市政法委拿出200多万元调解治理类购买服务清单,吸引了23家社会组织参与竞标。2015年6月,市财政局公布的6大类280项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中,涉及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