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17期“现代智库论坛”
11月27日,我院举办第17期“现代期智库论坛”,围绕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战略思路”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论坛由党委书记、院长王庆五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做主旨发言,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仲红岩、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惟蓝、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兴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闫浩、吴先满副院长、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孙志高、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扬、省社科联研究室副主任刘西忠等出席会议。
王庆五院长首先致辞,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请大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积极为“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王院长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主要目标与政策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江苏社科理论界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探讨“十三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与战略思路,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现代智库论坛是江苏省社科院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智库平台,要不断提高论坛的质量与影响力,为江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有力的智库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意义重大,为地方规划提供了参照,为跨越中等收陷阱提供了重要的应对策略。规划建议制定过程是我们党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集中体现,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征集并吸收了社科理论界的意见与建议。应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的内涵和要求,全面小康是指同步进入小康,全面建设小康是对全国整体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是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划要符合区域实际、科学合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内涵是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与会的领导、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省委研究室副主任仲红岩认为,江苏“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内涵,处理好全国全面小康目标与江苏“两个率先”的关系,合理规划江苏经济增长的区间,完善江苏发展战略。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刘惟蓝提出,“十三五”时期江苏应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促使江苏产业迈上中高端。省统计局刘兴远副局长认为,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筑牢发展基础,建成更加富足的小康;突出整体发展,建设更加均衡协调、更加普惠的小康;注重精神提升,建成更加文明进步的小康。省经信委副巡视员闫浩提出,江苏制造业在“十三五”时期应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实现转型升级。吴先满副院长认为,“十三五”时期江苏应实施民生驱动战略,深化七大工程建设。一是转型升级工程,增加民生驱动导向,将产业转型升级与民生需求、民生改善相挂钩;二是科技创新工程,增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内容;三是农业现代化工程,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四是民生幸福工程,提高教育、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五是文化建设工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六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七是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孙志高认为,江苏“十三五”规划编制应把握大势,转变理念,回应重点关切,突出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创新发展路径。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扬认为,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体现了行动力度、互联网深度、民生共享温度,体现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省社科联研究室副主任刘西忠认为,“十三五”时期江苏应从注重板块发展转变为注重轴带发展,推动城市群联动发展,推进制度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