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布2015环境状况公报 PM2.5较两年前降两成
昨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15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与2014年相比,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4.5万吨,氨氮排放总量减少0.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6.5万吨。
虽然我省的环境状况总体呈向好趋势,但当下的环境质量距“美丽江苏”的目标、距百姓的需求尚有不小距离。发布会上,关于“水气土”的薄弱环节以及未来如何改善的打算,成为记者追问的重点。
公报:近半国控断面水质达标
追问:为何劣V类增加了
据省环保厅副厅长秦亚东介绍,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83个国控断面中,水质符合Ⅲ类的断面比例为48.2%,Ⅳ~Ⅴ类断面比例为49.4%,劣Ⅴ类断面为2.4%。与2014年相比,符合Ⅲ类断面比例增加2.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
与2014年相比,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保持稳定,总氮和总磷年均浓度分别下降7.7%和1.7%。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6.1,同比升高0.3,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水体水质总体趋于改善的情况下,我省地表水国控断面、长江入江支流以及入海河流的劣V类断面比例均呈上升状态。“我们也关注到了这个情况。”省环保厅流域处处长程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我省近3年大力度开展城市内河河道治理,“从内河河道清理出来的污染最终还是到了外环境,加重了长江和海洋的污染负荷”;二是这几年我省实施了大量水利工程,比如太湖流域的新沟河、新孟河、走马塘,以及通榆河西岸的尾水导流工程等,短时间会造成部分河流水质下降;三是部分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苏北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不到位,也影响了水质。
公报:PM2.5较两年前降两成
追问:今年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公报显示,2015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与2014年相比有所改善。除臭氧外,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5项指标浓度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保持稳定,其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12.1%,较2013年下降20.5%。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年评价,13个省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标,超标污染物为PM2.5、PM10、臭氧和二氧化氮。按日评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6.8%,较2014年上升2.6个百分点,13个省辖城市达标率范围为61.8%~72.1%。
今年初,省政府确定了PM2.5浓度本年度要比2013年下降13%的目标,同时明确了15类1437项重点工程。目前时间过半,完成情况如何?年度目标能否如期达到?
省大气处副处长刘海东表示,今年1-4月,我省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14.7%;1月1日至5月31日,下降幅度达16.2%,达到了目标要求。重点工程总体完成40%左右。但他坦言,治气是长期复杂的攻坚战,仍有不少的难点需要研究解决:大气环境形势还比较严峻,近年来大力度的治气虽然促进了PM2.5浓度的大幅下降,但是绝对值还在高位。去年PM2.5的年均浓度是58微克/立方米,今年1-5月60多微克/立方米,而国家的合格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同时,江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还是偏重,虽然我省在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恰恰这两者又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国从2013年正式启动,但监测、科研、技术支撑等方面目前还有不少工作尚未跟上。比如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在其污染控制标准、削减技术上都存在盲区。
公报:规模养殖场周边土壤总体良好
追问:“土十条”落地难在哪
2015年,根据国家要求,我省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环境状况开展了试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测点比例为90.3%。
土壤污染治理日益受到百姓关注。5月31日,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土十条”,江苏有什么样的“落地”安排呢?
省环保厅污防处处长黄益斌表示,我省即将启动的是两项重点工作:加紧制定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着力做好江苏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底数,分类管理,重在防控,为进一步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打好基础。
黄益斌坦言,目前土壤污染底数不清,不规范开发更存在着环境和健康双重风险。而当下在土壤污染的防治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难点,比如,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尚未建立,治理修复的技术不成熟、资金缺乏等,都需要在“土十条”框架下逐步攻坚克难。
本报记者 杭春燕
编辑: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