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王林:影响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在“最后一米”
交汇点讯 “我这次带来的提案和养老有关。”医药卫生界的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王林告诉记者,近年来,“医养融合”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各地积极的行动,多种“医养融合”的模式得以呈现。但从长期看,影响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瓶颈”主要不是养老院、医院、养老设备等物质资源,而是在“最后一米”,即直接服务于老人的人力资源。前者呈点状分布,缺乏流动性和渗透性,后者则有较强的流动性和渗透力,符合我国幅员辽阔、老人群体面广量大、地区差异性强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路径,则要从拓展“医养融合”内涵入手。
王林说,在“医养融合”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医”,也可以说是“医”的供给侧问题。在我省今后推进“医养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将更大的精力用于“医”的供给侧三个方面,一是扩大“医”的要素供给;二是促进和加快“医”的要素向养老领域转移;三是逐步完善和优化医养资源融合的方式。
“应该扩大医养融合的内涵,即从医养的机构融合扩大到医养的职业融合,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医疗知识的职业养老服务队伍,促使医疗、护理、养老知识和技术在职业护理人才身上进行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充足、零距离的健康护理服务。”王林表示,医养融合的职业人才,不仅仅能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建立家庭、社区与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通道,可以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和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可以缓解家庭与子女照料负担与压力,降低因家庭照料能力不足而把老年人推向社会的可能性。“医养职业融合”模式符合国家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也符合传统家庭观念和老人养老意愿,能为90%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群众提供医养融合的专业养老照护服务。
“我们将这种医养职业融合的养老护理人才称为照护师,以区别于2002年由民政部门设定的养老护理员。”王林解释,首先,这类人才服务的领域不限于养老,还可以满足对一般家庭的病人(失能半失能)、产妇的照护,以使其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利于职业发展;其次,以新名称强调医养融合的新背景和新要求;此外,以照护师的“师”代替护理员的“员”,意在强调其专业性和服务层次的提高。
在具体路径上,王林建议,制定职业照护师发展规划、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提高薪酬水平,增强职业吸引力。出台统一规范的“养老照护保险”制度,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将照护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减轻居民养老负担和提高照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建议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改进与健全有关法律体制机制,为医养融合下的养老护理水平提高提供法律依据和经济保障。”
交汇点记者 吴琼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