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区接受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和随班就读工作视导调研获好评
11月24日,玄武区教育局接受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和随班就读工作视导调研,由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陆静领衔,杨健、周建中、冯爱东、丁勇、谈秀菁、孙荣宝等专家组成的视导组听取了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峰的报告,实地走访了特色文化建设示范校、特殊学校,查阅了过程性资料,全面、深入地了解了玄武区在特色文化建设和随班就读工作上的举措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视导专家组首先听取了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沈峰《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和《大力推进随班就读,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玄武区充分认识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紧紧抓住四个“着力点”,借助区域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坚持顶层设计和长期发展的战略,着力于校本融合和特色发展,努力做到有根、有神、有形、有课、有位、有味,涌现出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苑课程”、红山小学“物候童趣”等校园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着力于区域推进和整体发展,致力于经验推广和品牌发展。在随班就读的问题上,玄武区以融合教育作为特教的工作指南,保障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权利的同时,积极促进他们融入社会,把坚持让学校成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一生中最留恋的地方作为工作的方向。
随后视导专家组兵分两路,小学特色文化建设视导组实地考察孝陵卫中心小学、理工大实验小学等项目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情况。孝陵卫中心小学霍文轩校长向视导组汇报了学校悦心儿童剧苑文化建设的思考和举措,带领视导组参观了学校“长袜子剧场”、“教育戏剧长廊”、“全经验课程实践活动基地”等文化建设硬件设施,孝小学生表演教育戏剧《丁丁历险记之黑岛》,小中见大,展示了该校戏剧教育的阶段成果,获得专家组的首肯。洪武北路小学马超俊校长向调研组专家介绍了自今年5月项目获批以来学校所做的工作,有特色场馆建设及课程开发、“红十字少年”环境文化建设、少年法学小学堂相关材料、“红十字少年科学院”系列探究活动、心理陪伴活动、社会角色体验系列活动、活动平台建设等等,得到专家的好评,同时专家也提出希望“红十字少年”主题性课程切实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建议。
随班就读工作视导专家组来到中央路小学,实地考察资源教室建设情况。通过听林虹校长的汇报,看资源教室的建设,观摩资源教师带着孩子们开展的音乐游戏活动,和玄武区初教科领导、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锁金一小校长进行了交谈,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在积极构建“融合”的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设计“融合”的特别课程,形成了“融合”的保障机制。通过个别化教育方式,用爱心营造阳光,用真情培育灵性,用课程开启智慧,努力让每一颗迟滞的种子的童年也绽放生命之美。
各专家组在充分了解玄武区特色文化建设和随班就读工作后,分别给予了点评。他们高度赞扬了玄武区教育局对各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扶持,让各校特色鲜明、思路创新、课程大气。并且各特色校将课程落在实处,使之成为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真正意义上将特色文化植入国家课程,拓展国家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做到资源共享,是真正落实于行动,落实于实践的特色文化建设。陆静副主任在赞扬玄武区高品质、高品位文化建设的同时,希望教育局引领各学校基于项目规划,将文化建设、课程开发做实做强,在打造物形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内涵建设,以特色文化带动校园整体变化,切实为学生发展服务,并且保证面向全体学生。
专家组还对玄武区随班就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玄武区从区域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态度积极、行动积极,创造了鲜活有生命的实践。在这里真正践行了尊重生命、尊重差异、提升生命的质量的教育理念。视导组还对玄武区随班就读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给予了针对性地指导。相信通过本次视导,玄武区的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和随班就读工作一定可以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