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加速人才聚集助力区域创新
两会期间,省委书记李强谈到的“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优化供需结构中如何集聚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与会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鼓励一流人才集聚实体经济
“省政府工作报告花了不少篇幅来谈振兴实体经济,为我们这些搞企业的增添了信心。振兴实体经济,关键还是靠人才,政府应鼓励一流的人才来搞实体经济,改变目前优秀人才集聚机关、青睐金融证券机构的现象。”省人大代表、银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建新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杠杆,鼓励和引导年轻人到企业建功立业,如通过减税让利于员工,增加企业职工工资的吸引力。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绍泽建议,可以借鉴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星期天工程师”在苏南创业的经验,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前提下,无障碍地在职创业以释放创新活力。
今年初,我省专门出台政策,尝试在苏南创新示范区放宽急需紧缺外籍人才的引进条件,如取消年龄限制,视外国人才类别,为其办理最高期限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等。在区域实践的基础上,我省有望进一步放宽政策适用范围。
在高校植入创新创业基因
“目前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众多,但集聚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建议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要有大胸怀、大格局,从体制机制层面留住人才。”省人大代表、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春福建议首先从地方高校做起,树立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当然,政府也要为高校创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
“青年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与国外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偏低。”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院教授李向东建议,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高校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还应设置课外创新学分,充分激发学生参加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应积极成立专门的创业培训主体,聘请知名企业家、高级创业导师参与授课,确保培训实效。”
“一个城市要吸引和集聚人才,首先要让人才能在这个城市安得了家。”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胡道才建议大城市加强房地产调控,让更多年轻大学生能在城市买得起房。
人才洼地盼加大政策倾斜
“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是苏北很多地区的人才写照。随着苏北经济的崛起,地方政府希望改变现状,用政策、用乡情和用发展平台吸引留住家乡人才。赶在大学生、返乡就业人员回乡过节期间集中招聘,已经成为苏北春节前后的传统“节目”。
省政协委员、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娟说,盐城两年前提出“每年引进5万名大学生(其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不低于50%)、1万名专门人才、500名领军人才”的“515”人才计划,在住房、出行、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多项政策倾斜,用“宜居宜业、有情有义”的人文环境吸引客籍人才扎根。目前,已有184所高校在盐设立见习实习基地,盐城也在140多所高校建立“515”引才工作站。盐城市委、市政府近年结合产业发展,高频率带领企业走进高校院所现场引才,重点面向东北和中西部高校密集地区招才引才。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省为加快苏北发展出台多项人才扶持和倾斜政策,但与苏南、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苏北地区的人才吸引力依然不足。两会期间,来自苏北的不少委员、代表就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苏北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努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彤建议,省政府通盘考虑苏南、苏中、苏北不同情况,出台符合区域发展的人才政策,为各地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黄红芳)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