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相处真的就那么难吗?讨父母高兴有多难?
我们在职场上打拼多年,自以为人生经验丰富,处世老到。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得心应手,可是回到家里,面对自己的父母沟通就有了障碍。我们丰富的阅历在父母那突然毫无分量,我们也重新变回了那个叛逆少年,容忍谦逊克制全部抛在脑后。到底是我们出了问题,还是父母出了问题?
我的妈妈为什么像“后妈”?
小朱年过四旬,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在办公室,她是同事们喜欢的好领导;回到家里,她是先生夸赞的好老婆、是婆婆眼里的好儿媳。但是,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回到原生家庭里就不灵了——她是母亲眼中不懂事的女儿。
小朱的父母年轻时工作很忙。她出生后,母亲就把她送到了奶奶家。虽然奶奶和父母都住在北京,但是父母工作太忙,她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奶奶去世后,她真正回归到自己家中,这时候,小朱的弟弟已经出生了。她和弟弟的关系倒是很融洽,和父亲的关系也不错,可是,母亲对于她来说,始终像个客人,彼此之间客客气气。
小朱逐渐长大,母亲逐渐变老。原本客气的母女关系变得很微妙。小朱感觉,对于母亲来说,只有弟弟才是她的孩子:母亲把所有的固定资产都变现,然后给弟弟买了房子。“我本来也没指望母亲能给我什么,但是,弟弟买房子时,母亲竟然让我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支援弟弟,我觉得有点过分了。”现在弟弟的生活中一旦缺东少西,母亲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她打电话,让她提供经济支持。“如果我特别有钱,还好说,关键是我和我弟的经济水平基本相当啊。”
无独有偶,平平的母亲也是一个偏心的妈妈。平平有一个弟弟,学习成绩一般,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专,然后留在家乡工作。母亲在弟弟所有需要用钱的环节,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她,让她提供经济支持。弟弟要买房子,姐姐帮忙准备首付;弟弟要装修房子,姐姐要支援装修款;弟弟想换个好工作,姐姐要掏钱帮忙疏通关系。“我自己一个人在北京奋斗得多么艰苦,母亲始终视而不见。”平平说,母亲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是她没啥文化,重男轻女我也能理解。怎么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专家分析: 长大了矛盾重重 原因在童年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黄薛冰说,小朱和平平都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妈妈。其实,如果注意观察,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往往母亲对女儿苛刻,父亲表现得则不明显。“这不是封建思想那么简单,更要从心理学上进行分析。”
黄薛冰说,儿子对母亲都有俄狄浦斯情结。简单来说,这种情结可以称之为恋母情结,他要和父亲争夺母亲的爱。如果家庭教育得当,儿子在发育的过程中,对父亲的竞争关系会逐渐转变成对父亲的认同、崇拜、模仿。如果家庭结构有问题,比如母亲过于强势,儿子对父亲的关系就逐渐转变成不认同、甚至厌恶。同样,女儿与母亲之间天然存在着竞争关系,女孩在3至5岁时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父烦母,这种现象大多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可是如果母女亲近程度不够,女儿与母亲的关系很难修复。母亲排斥女儿,女儿厌烦母亲。双方关系处理得比较好,也就是相敬如宾;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母女之间的剧烈冲突,严重的甚至母女大打出手。在这种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这种情结,今后在抚育自己的子女时,就会避免重复亲子关系中的问题。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时,重新唤起自己内心的创伤,再度走入这种循环,从而将这种恶性的母女关系或者父子关系代际相传。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亲?
阿木是一个成功男士。事业上打拼多年,自以为老到。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无不得心应手,偏偏回到家,面对自己的父母沟通就有了障碍。沉甸甸的阅历在父母那突然毫无分量。在和父母相处时,他仿佛变回了当年那个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所有的容忍、谦逊、克制全部抛在脑后,莫名其妙常为一点小事和父母争得面红耳赤。阿木发现,他在家里永远是个不长进的孩子,即使现在外面有一群人毕恭毕敬地喊他“总”,但父亲永远是批评他。
阿木经常在想,是我自己出了问题,还是父母出了问题?
专家分析:“上一代”习惯了批评孩子
黄薛冰说,由于社会背景不同,每代人的“集体性格”是不同的。相比下一代,上一代父辈经历了更多的历史政治事件,更多的人生沉浮。如今社会中流砥柱的中青年人的父母,大多经历丰富。特别是“50后”“60后”所受的集体感和道德感的教育远比后辈更多,这种教育背景导致他们总喜欢讲空泛的大道理。
相比于没有经历过重大社会动荡的后辈,父辈们有更强烈的“忧患意识”,对未来更谨慎、看不惯子女“好逸恶劳、大手大脚”;同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与中青年人不同,不习惯当面表扬孩子,怕孩子骄傲,“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永远是批评!”黄薛冰说,她见到这样的父母:一个小时前,还在老朋友前吹嘘自己的孩子;回到家里,就把孩子批评得一无是处,仿佛干什么都不行。“其实,不被父母认可,是我们最懊恼的心理阴影,也是我们和父母争吵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能理解这只是父母习惯的一种行为方式,再听到批评时,就不至于气急败坏地立刻反驳了。
专家建议:讨父母高兴其实不难
黄薛冰说,当一个家庭中出现问题时,儿女往往希望老年人能够有所改变。有些老年人愿意跟着儿女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当然很好。但更多的父母在进入老年后,学习能力逐渐减弱,心理上呈现出后退的趋势。比如,他们比年轻人更惧怕孤独。据统计,一个人与他人共处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稳步下降。成年人与他人相处的时间约占全部可相处时间的71%,而老年人与他人相处的时间仅占48%,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半时间都很“闲”,老年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和家人上。于是你会发现父母突然开始“关注”你,凡是你的事他都想插手。更大的变化是,人老了之后变得越来越脆弱,特别是父亲比母亲更脆弱。一旦他们感到子女讨厌自己,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黄薛冰曾经治疗过一位抑郁的老年人,他仅仅是因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多年的儿子要搬到独立的住房中,就得了抑郁症,哭着跟黄薛冰说:“东西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虽然父母让我们“头痛”,但讨他们高兴并不难。“亲子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所有人际关系中适用的原则,如尊重、倾听、赞扬也通通适用。”黄薛冰说,孩子长大后,与父母的纵向关系就转变为横向关系,父母与儿女之间变得平等了,越来越像朋友。儿女要让父母明白这一点: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即使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赞同,但也要尊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选择。
大的原则说起来容易,具体做起来可能有困难。“亲子矛盾的原因有时是幼年亲子关系问题的延续。”黄薛冰说,有一位大学教师,提起母亲就哭,“在她的童年记忆里,母爱是缺失的。”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心理治疗来解决。更多时候,矛盾产生是因为父母与儿女都没有掌握好沟通技巧。父母和儿女都需要消除偏差。在一个亲近的关系中,人们所看到的对方只是他们想看到的。比如父母可能一直把子女视作“毛手毛脚、不负责任的小屁孩”,而子女则把父母看作“只会挑剔的老古板”。在偏见的蒙蔽下,父母和儿女都夸大了对方的缺点,这显然无益于改善关系。父母和儿女的关系中,有时还存在自我服务偏差,也就是双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夸大自己在成功中的作用、避开在失败中的责任。”当儿女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双方都相信自己有理,想说服对方。
“相比其他人,父母真的非常好哄。他们原本就对我们怀着无限深沉的爱,只要你明确传达出信息,你同样爱他们,他们就会非常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