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如何有效降低再犯罪率,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是江苏省泰兴市检察院近年来一直探索解决的问题。据了解,泰兴市检察院牵头建立“归途曙光”预防再犯罪联动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对看守所在押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这些“归途人员”教育管控、疏导帮扶、搭建平台,防止再犯罪危害社会。
泰兴市检察院检察长吴文彬介绍说,“归途曙光”预防再犯罪联动机制是检察机关延伸职能触角,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一项有力举措,旨在让“归途人员”受到教育、得到温暖、心存戒惧,在“归途”中看到希望和曙光,从“迷途”走上“正途”,有效降低再犯罪率。
教育管控促进遵纪守法
“人无信则不立。人生的道路上有污点不怕,重要的是及时消除才能轻装上阵,继续前行。”泰兴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成功督促一未成年被告人家属主动履行财产刑并进行法治教育。
小波(化名)三次犯盗窃罪均被判处罚金刑,同时被责令退赃,但判决生效后,小波的家人却未及时缴纳罚金,小波被泰兴市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
该院驻看守所检察官与小波例行谈话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小波年纪轻轻就进入失信‘黑名单’,这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影响,帮助小波从失信“黑名单”上除名是当务之急。检察官多次和小波谈心谈话,让他认识到缴纳罚金的重要性,同时主动与小波的家人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检察官的教育引导下,小波的家人分两次代小波将余下的财产刑积极履行到位。
据泰兴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印华介绍,该院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局等人员向3000余名“归途人员”发放法治教育宣传手册3万余份,联合开展“守法、诚信、敬业”等专题教育活动30次,引导“归途人员”诚信做人、懂法守法。
据了解,该院重点关注综合表现较差的社区矫正对象,联合司法局适时开展谈心谈话、回访教育。发现重点管控的4名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院“禁止令”,经提醒教育仍不思悔改、心存侥幸,遂将4人收监执行,确保禁止令真正“令行禁止”,维护了法律权威。
疏导帮扶落实自力更生
“多亏了检察官,让我们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做人、重新做人。”2020年5月8日,泰兴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告诉老刘“一户多残”救助金已经到账,老刘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检察官的手连连致谢。
2019年7月2日,在一件危险驾驶案中,检察官了解到肇事人老刘的家庭极度困难,两个女儿都患有癫痫病,妻子常年在家照顾女儿没有收入来源,老刘有限的家庭收入仅够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无力缴纳罚金。
检察官对老刘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综合老刘的服刑表现和家庭状况,建议依法免除老刘的罚金得到法院采纳。该案告一段落后,检察官又帮助老刘的女儿申请残疾证,和残联、民政局、村委会等部门一起帮助这个家庭在原先的基础上每月增长408元 “一户多残”救助金。钱虽不多,却有效缓解了老刘一家的生存困境。该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财产刑执行监督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院还联系心理咨询师对“归途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重新拥有阳光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积极与人社局、金融监管局等部门联系,向归途人员提供岗位需求信息、技工技能培训、贷款金融政策等帮助支持,促使归途人员就业创业、自力更生。
搭建平台感化回报社会
“父亲在我服刑的时候去世了,我这个不孝子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成。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违法犯罪。”2019年9月16日,在泰兴市检察院和司法局联合开展警示教育的活动中,刑满释放人员王某现身说法。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人生也没有彩排。当讲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伤害时,王某后悔不已、潸然泪下。王某出狱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自己创业。那段犯罪的经历时时刺痛着他,也鞭策着他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能再深陷泥潭。王某的讲述触动人心,其他“归途人员”纷纷表示要好好做人、重新做人。
据了解,泰兴市检察院与司法局搭建平台载体,鼓励“归途人员”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案例和真实的感受教育其他“归途人员”回归家庭、回报社会。先后17次组织120余名“归途人员”参加疫情防控、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归途人员”更好地投身社会,体现自身价值。疫情发生后,18名“归途人员”积极捐赠口罩、方便面、牛奶等物资共同抗疫。
“是拉一把引导回归正途,还是放任其继续危害社会,回答不言而喻。我们将继续完善‘归途曙光’预防再犯罪联动机制,不断传递正能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检察力量。”吴文彬自信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