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与诗情——老作家冯亦同近影
2014年12月13日,对于73岁的南京作家冯亦同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2年他创作的第一篇《和平宣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广场上被咏诵,此后五年间,每一年的《和平宣言》均由他以散文体来撰写。十二年后的今天,他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而写的《和平宣言》在同样的地点,由七十七名少男少女再次咏唱。这是一首以中国最古老的四言二节拍的诗经体创作的诗篇,冯亦同解释说:“此次乃国家层面的公祭,以举国之礼祭奠亡者,这样的场面只有古诗经体才能显出其端庄和郑重。”两句一节的韵文体,句句押韵,朗朗上口,由多人吟诵,格外体现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国家之礼仪。
最近,与冯先生有着27年之交的作家王慧骐为本报写来他所熟悉的冯亦同,以飨读者。
冯亦同是我调来南京工作二十七年里接触较多的一位兄长般的老师。和他的亲近或许有些直接的原因,比如他一直把我视为同乡、学弟,好几次朋友相聚,他都这么向人介绍。说大同乡没错,他生于宝应,我生于扬州;就读于同一所学校:江苏省扬州中学,但称我学弟,拔高了,师生辈还差不多,因为我晚了他十三年。而人与人的相近,这些可能都不是顶主要的。冯老师所以令我敬仰并亲近,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厚德载物可与世上任何最宝贵的东西相媲美的人品,这个人品至少包括学养、风度和为人等要素。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数以百人的座谈会、讨论会上,或只是面对你一个人的私下交谈,他总是那么彬彬有礼,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透出一种谦逊和温和。他善解人意,温文尔雅的表述总能恰如其分地抵达你的内心。他写过朱自清,写过郭沫若、徐志摩,这些前辈大家我们无缘得见,而冯老师却是我心中永远的诗人。他那么热爱生活,对一切美的善的事物总是保持一种永不消褪的激情。
这些年里,我们一直感叹这个社会的人们没了信仰或信念严重缺失,而在冯老师那里却是个绝对的例外。据我所知,他退休后的十多年,干的一件最重要也是他自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即写了一部《朱枫传》——追踪和再现了一个早在1950年初夏血染台北刑场的“红色女特工”的人生轨迹。像冯老师这样一个成熟且知名的作家,即便给人物立传,当今之世,炙手可热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可写出一本书来的无疑大有人在,且写这样的东西也不会那么吃力,而他却自找苦吃,偏偏啃了一般人不敢啃也不想啃的“硬骨头”。光采访就花去了他整整三年,难度委实太大了——烈士生前交往过的尚存者,大都是八九十岁风烛残年的老人,回忆往事已十分困难;北京、上海、浙江,他来回走过好几次,所经历的周折可以想象。而后是辛辛苦苦地写,20万字的书稿用了他一年多时间。待方方面面征求意见通过了,拿到出版社又因复杂的台海关系而被拖延搁置;直到2006年才迎来“柳暗花明”——上海远东出版社卓有识见先行推出此书。
此书的出版不仅推动了对朱枫烈士事迹的宣传,也为寻找朱枫烈士留在宝岛的遗骸产生了有利影响,冯老师本人也积极参与其事,多方联络海内外知情者和热心人。2009年早春,烈士遗骨在台北被发现,冯老师是第一时间获悉此喜讯的大陆人士。2011年7月14日,他应邀参加了朱枫烈士遗骸归葬镇海故里的隆重典礼,同年秋,北京三联书店约请他增补和续写朱枫烈士的生前与身后事。2012年5月,一部全新的完整版的《朱枫传》在三联书店八十周年店庆之际推出,成为这家著名出版社高规格的店庆纪念活动中的珍贵礼品。在此前后,冯老师也因为讲述朱枫烈士的感人故事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和海内外多家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
心中装着大爱,爱让他释放出无限的能量。2007年他的第三部个人诗集《紫金花》出版,南京市文联为他举办了“春天的交响——冯亦同诗歌朗诵会暨新作《紫金花》首发式”,省市文学界知名人士和广大诗歌爱好者挤满了文联小剧场,由诗歌界友人、学者和朗诵艺术家朗诵他的十二首诗作引起听众热烈反响,成为当年南京诗歌界的一件盛事,被人称为“冬天里的一把火”。诗集《紫金花》也因其大爱情怀和艺术形式上的不懈追求,2008年获江苏省作家协会颁发的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201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冯老师十年前所著的两本文学家小传《郭沫若》和《徐志摩》。同年,他的第二本散文集《金陵心记》收入第一套“南京作家文丛”出版。该书内涵丰富、文情并茂、近三十万言,荟萃了作者书写南京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个人家史以及寓居南京半个多世纪中学习、生活、工作与社交的履历、见闻与感受,被他称为“献给我的第二故乡、心灵家园和‘永久居留地’的一部‘情书’”,也是他对自己在紫金山下度过七十华诞的一份纪念。著名文学评论家陈辽先生曾撰文评说:此书表达了作者“‘心中最爱是南京’的深厚情结”,“写南京的文学作品名篇,到了21世纪,应该加上《金陵心记》这部著作了。”(引自陈辽《心中最爱是南京——读评冯亦同的〈金陵心记〉》)
冯老师是诗人、散文家,也是一位选评家。他为南京出版社编选的散文集《名家笔下的南京》、诗集《诗人眼中的南京》(和俞律先生合编),被收入《可爱的南京》丛书,畅销多年,影响深远。他为江苏文艺出版社编选的余光中散文选《左手的掌纹》出版当年就被人民网评为该年度“最爱欢迎的二十本好书”之一,翌年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该书出版十年后,江苏文艺出版又约请冯老师经余光中先生本人授权,增补选篇,精心制作,推出了一部被誉为“最具权威的余光中散文集、畅销十年珍藏纪念”的新版《左手的掌纹》。与此同时,他为晚年盛名的散文家张中行所编的《负暄絮语》也是江苏文艺出版社所推出的“大家文丛”中的另一本力作。
在省市文学艺术与学术研究界活跃多年的冯老师,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后的这些年里,不知为多少文朋诗友出版的新作撰评作序,给热爱写作的新人雪中送炭,还热心参与南京市和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的创建,推动两岸三地和海内外华文文学与学术交流。由于家住台城,他受鸡鸣寺住持莲华法师之邀亲手创办了《鸡鸣》杂志,搜罗汇集金陵名寺的文史资料,向世人传递温馨的向善之心;他牵头联络南京诗词学会与鸡鸣寺连续举办了七届鸡鸣端午诗会,新老诗人怀古诵今,盛况空前,该活动已成为南京诗词、佛教和文化界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冯老师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所有的时尚他似乎都不会缺席。他在新浪网上开了一个图文并茂的个人博客,名曰“豁蒙楼诗窗”。他对鸡鸣寺里名闻遐迩的豁蒙楼情有独钟,他把自己对大千世界最新鲜的感悟,通过这扇有历史内涵又独具艺术特质的诗窗与世人交流。他爱好摄影和旅游,他和老伴到过许多地方,还与海笑、杨旭、成正和等好几对老作家夫妇结伴同行,跨洋过海,游历世界,出门时除了照相机,还挎着摄像机。光在美国,他就拍摄了可放映多个小时的活动录像,回来后还自行剪辑,做成光盘奉送同行的各位。
不久前,冯老师为南京民族乐团进京演出的大型交响乐《和平颂》的解说词而忙碌。这是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十年前的一部巨作,冯老师担任其文学撰稿。今年9月3号是人大立法通过的第一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该交响乐由中央民族乐团、南京民族乐团等单位在国家大剧院联袂演出,获得巨大成功。73岁的冯老师是生于抗日战争中的那一代人,他的父母也是在抗日战争中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想必他的大爱情怀和文学基因里也有那个年代播下的火种吧?他在其诗歌代表作《紫金花》中说:
一粒草籽就是一串音符/一度春风演奏一部乐章 /从“二月兰”到“紫金花”/紫金山麓的小草要告诉全世界:/美丽的土地决不会沉沦——/生长云锦和丝竹的江南呵/也能将,黄钟大吕敲响!
我相信,这样深接“地气”又富有时代感的“音符”,也正是蕴藏冯老师文字和人格中的力量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