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高考改革 建议取消“小高考”加分

01.02.2015  21:37

  怎么改?优质教育资源怎么分?

  高考改革、名校招生、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就业难,1月29日上午进行的江苏省政协联组讨论会议上,围绕江苏教育发展问题的方方面面,委员们一个紧接一个发言,中间丝毫没有间断。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面对大家的建言表示,自古江南出才子,教育改变人的一生,今后会把教育改革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

  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

  建议取消学业水平考试加分政策 算5门或6门总分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文理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上海、浙江现行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那么江苏高考改革会怎么进行呢?

  “江苏省的高考方案应广泛地征求民意,特别是广大中学一线校长、老师的意见。”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邹正认为,“应该取消学业水平考试(俗称小高考)高考加分的政策,因为学业水平考试属于合格性考试,而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两者没有加和性;学业水平考试放在学期中间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部分学科教师的季节性工作量失衡;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取消学业水平考试加分,难道这些科目不用再考了吗?邹正告诉晨报记者,“可以将学业水平考试的权力交给学校。高中是试行学年学分制的管理方式,只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学分量,校长就有权力发放高中毕业证。是否参加高考也应与学业水平考试无关。教育主管部门要相信并监督校长按有关部门的教育规章制度执行相关法规。”他指出了目前学生的现状,大多数学校考什么就教什么,甚至将高一、高二的新课上成复习课的例子都有。目的就是高考拿高分。目前江苏的高考方案过分强化了语、数、外,削弱了理、化、生,功利化的高考方式将使几届学生的理化水平下降。

  “现在的高考方案是语数外算总分,其他两门看等级。总分值和其他地方相比不高,就会造成在某一分数段人数过度集中的问题,拉不开距离。我们可称之为过度扁平化,若能五门或者六门算总分,就会避免扁平化的问题”,邹正建议,高考方案应尽量考虑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鼓励学生仅仅从得高分的角度选课,高中的教育不只是为了高考,更不是为了高分采用“田忌赛马”式的选科,应充分考虑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江苏高考科目少,不代表负担轻,古代只考一门还出现了范进中举,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不能为了分数而高考。”他还向晨报记者直言,“考试的频度不宜过大,因为高考是国家级考试,要求很高,要占用学校做考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高考,次数多会消耗过多的社会资源。高考方案还应考虑现在学校的教师结构、编制等因素,造成部分学科教师的‘季节性不均匀’,也不利于教师的正常排课。

  -相关新闻

  南外河西分校今年建成

  初高中每个年级12个班

  昨日,记者了解到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今年建成。南外校长邹正告诉晨报记者,目前施工大致完成,等学校具体细节设施、教学工具安装等全部到位了就可以搬入河西校区。据介绍,南外河西分校新址在河西新城南部地区,位于江东路南延路以南、天河路以西地块,占地115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设计规模72个班,初高中每个年级12个班,可容纳学生 2000名以上,其中60%的学生可寄宿。而对于近日教育部下发的相关通知,从2016年起,逐步减少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相应推荐限额。2015年全国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共有16所。明年保送名额是否将减少,具体减少多少?邹正表示还要看相关部门的通知。

  无锡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华志远:

  教学资源分配

  教学资源分配

  扩大分配生比例 引导家长理性选择

  “现在各市、县区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执行了省教育厅的规定,即就近入学,严控择校生比例,这有利于教育均衡化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认为会滋生腐败,应该彻查清楚。”无锡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华志远建议,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分配生比例,增加直升比例,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引导社会和家庭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理性选择不同特点的高中。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

  提升教育质量 师资“区管校用”还要改进

  戚韵东在联组讨论会上认为,“上学难”得到基本缓解的同时,将“上好学难”推向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对优质教育资源机会公平的关注,进而使得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成了交织在一起的公众议题;而解决“上好学难”的根本途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这种艰巨任务常常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这与公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和部分学校与政府的急功近利形成强烈反差;教育体系内部改革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单项改革难以深入,迫切需要基于顶层设计的教育综合改革。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以教育均衡化为抓手的教育综合改革,其本质是制度创新,即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均衡化的顺利进行。

  “秦淮区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区管校用’的师资均衡化制度,我认为,这是近三十年来教师人事制度最大的改革,旨在打破教师的校属身份,推动教师流动,用师资的均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具有破冰意义。”她指出,从江苏省以及南京市的一些均衡化发展的现实来看,名校办分校,集团校办学、托管校,名校并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区域流动,以及在今年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师资的“区管校用”试点推进等都是制度创新的很好尝试。但是,这样的举措,还是存在着名实不相称、内容不相等的诸多问题。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