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能记2660个数字顺序 550人昆山比赛“烧脑”
“最强大脑”郑爱强在比赛中。於苏云摄 2014年,蒋昕捷作为媒体代表介绍食品安全报道趋势。 新华报业网讯 15分钟内看头像记忆112个中外人名、36副打乱的扑克牌1小时便能依次熟记于心……经过3天激烈的比拼,昨天下午,“凤鸣杯”第二十四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总决赛终于在昆山落幕。这次比赛,总共有550名选手比赛“烧脑”,年龄最大的选手竟已有72岁。 昨天,一位名叫郑爱强的奇人引起了全场的关注,他可以在一小时的时间里记下2660个数字的顺序。据了解,这个记忆速度已经平了世界纪录。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於苏云 最智力大赛 550人比赛“烧脑” 年龄最大的72岁 世界脑力锦标赛是由世界脑力运动理事会组织的世界最高级别记忆力运动赛事,国际认可并世界通用的“世界记忆大师”证书就由这项大赛颁发,大赛世界纪录直接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无需审核。 按照赛制规定,比赛内容为记忆人名头像、二进制数字、马拉松数字、抽象图形、快速随机数字、虚拟历史事件、马拉松扑克牌、随机词汇、听记数字、快速扑克牌等。本次的锦标赛组委会的执行副秘书长江世钰也是一位世界记忆大师,他介绍说,“每项比赛,我们都会进行组内排名、项目排名和现时排名,每一项的比赛的分数加起来为最终成绩。” 承办方江苏凤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月清介绍,此次比赛云集550名“记忆高手”,参赛人数、参赛选手年龄跨度、行业覆盖面及选手技能水平均为历届中国总决赛之最。据了解,比赛选手被分为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和老年组,年龄最小的9周岁,最大的已有72周岁。 世界脑力运动理事会中国区委员会秘书长郭传威认为,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脑科学、接受脑科学;他表示,通过科学的训练,大多数普通人都能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世界脑力运动理事会中国区委员会主席张陆武表示,目前国内脑科学的发展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国家层面还未受到足够重视,民间推动的力量也显薄弱。他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脑力运动中来,推动脑科学的研究,提升国民“脑商”。 现场直播 他36秒快速记扑克牌,全对 昨天下午3点左右,选手们进行最后一项比赛“快速扑克牌”。 比赛规则是,裁判将记忆扑克牌打乱顺序放于选手桌前,喊“开始”后,选手可于5分钟内的任何时候开始记忆。记忆结束,选手按下魔法计时器,定格记忆时间。 当裁判“脑细胞,预备,开始”的指令一出,几乎所有选手都拿起扑克牌开始记忆,坐在第一排的福建人郑爱强,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记忆,随后的4分多钟内,他静静坐在座位上,脸部表情几乎凝滞。 裁判宣布“回忆时间开始”后,郑爱强开始根据脑中记忆,将牌按照顺序一张一张收到手中,结果顺序全部正确,而记忆时间仅有36秒。 -马上再考 两秒记号码倒背如流 郑爱强表示,他最擅长的项目是马拉松数字,即在一个小时内尽可能多的记忆数字的顺序。在比赛中,郑爱强曾在一个小时内记忆2660个数字。据了解,这个成绩平了目前的世界纪录。 “最强大脑”真这么厉害?扬子晚报记者考了一把郑爱强。记者将名片递给郑爱强,“你能记下我的手机号码吗?”郑爱强瞥了一眼,整个过程不超过2秒,便说出了记者的手机号码,“我还能倒着背哦。”然后,他表演了一遍“倒背如流”。 解密“最强大脑”:把15想成鹦鹉 “我是2012年开始接触记忆的,2013年一整年都没有进行训练。”直到2014年,郑爱强得知世界脑力锦标赛决赛都将在中国举办,“去年暑假开始进行系统训练,到现在差不多一整年了。” 郑爱强解释说,“记忆数字我一直用的是图像记忆。比如1550,我会拆成‘15’和‘50’。‘15’,我会想象成‘鹦鹉’,‘50’,我会想成‘502胶水’,然后再将两者的想象物都放在同一个画面中,以故事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他补充说,“你肯定在想,这样还不如干记来得快。其实,你只是没有熟练地掌握方法,更没有从这种方法里找到乐趣和甜头。” “你一小时记忆这么多数字,到底有什么用呢?”对此,郑爱强这样解释,“最显而易见的,我的记忆方法对了,英语的词汇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此前,郑爱强的英语六级成绩一直非常不理想,但是掌握了记忆精髓后,郑爱强的英语六级取得了600分的好成绩,其中,阅读理解满分。 郑爱强还表示,记忆方法在生活上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现在,很多人让我记下手机号码或者QQ号码,我只需要脑子记忆就可以,根本不需要笔记或者手机记忆。” 据了解,郑爱强是目前世界排名第7的记忆高手。郑爱强建议一些初涉记忆的选手,一定不能盲目追求速度,“速度固然重要,但是准确性始终是记忆的根本。” 郑爱强也表示:“记忆方法除了比赛,更多的运用在生活当中。一般的,为了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只需要学习一些比较实用的记忆方法即可,不需要追求那些花哨的记忆方法。” 他也是记忆高手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 我就爱背玉皇大帝全名啥的 在扬子晚报30周年报庆到来之前,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梦想因你而改变”,讲述您与扬子晚报的美丽邂逅后的生活改变,与读者一起分享您实现梦想后的喜悦。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供报道线索:1、拨打(025)96096;2、电子邮件请发[email protected]。对于入选的线索,我们的记者将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进行采访,期待您的热情参与。 2001年7月,扬子晚报一篇独家报道,让南京十三中一个高考作文写了《赤兔之死》的男生闻名全国。他叫蒋昕捷,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在选择专业时毅然选了新闻,“一篇报道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也要用笔去帮助更多的人。” 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国青年报、财新传媒和南方周末做记者。2010年3月,因文章“围剿地沟油”和“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的调查报道轰动全国。前不久,他辞职创业,进入新的领域——移动医疗。 满分作文登报成“名人” 第一次登上《扬子晚报》是2001年7月19日,标题至今都记得:《一篇古白话,十年阅读功》。见诸报端之后,我去巷口买报纸,去军人俱乐部溜冰,甚至去禄口机场安检都会被认出来。 我喜欢文史哲,可高考考的是数理化,读书看报只能当做业余爱好。比如逮着一个同学我会问:“你知道玉皇大帝的全名叫什么吗?”答不上来就对了。他老人家的全名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我经常拿这类无聊的问题考别人。比如隋唐十三条好汉的排名,擅长的兵器有多重,还有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名字和绰号是什么。 高二的时候看《围城》,后记中杨绛说钱钟书也有类似的癖好,我由此以为自己有成为作家的那份“痴气”。 周围的人会说:“会背这些有什么用,高考又不考。”听烦了,凡是语文书上要求背的一概不背,我专门找《古文观止》那些“不考”的来背。 入职媒体想帮助更多人 十多年来,不断有同学在高考中尝试文言文、诗歌乃至甲骨文,但不是每个高中生都能像我这样侥幸——作文被判满分,被媒体报道,甚至因此被高校破格录取。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选新闻专业。我总是开玩笑说:“别人炒作了我,我要去炒作别人。” 2005年本科毕业后,我去了北京,先后在中国青年报、财新传媒和南方周末供职,报道过“开胸验肺”的尘肺病工人张海超,后来他得到了救治;报道过肆虐餐桌的地沟油,后来国务院出台了餐厨垃圾的管理办法…… 最近我正式结束了十年的媒体生涯,加入一家名为“名医主刀”的移动医疗创业公司,出任联合创始人,由此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我常常想,平行宇宙里存在另一个我,因为没有写出《赤兔之死》而未被破格录取。他现在是一个蹩脚的程序员还是在珠江路卖电脑?我能肯定的是,他也会像我一样,体会到专注和创新带给人生的满足和快乐。 期待能与我的“同龄人”《扬子晚报》一道,在这个媒介巨变的时代,共同开启下一个专注和创新的十年。 叙述者蒋昕捷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