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粮食烘干长“短板”已不再很“短”
灌南县常年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120多万亩,其中小麦68万亩,水稻54万亩,玉米6万亩,粮食总产62万多吨。由于多年来全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截止2015年三大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已达75%,离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目标值80%仅差5个百分点。但是在粮食烘干环节,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县烘干环节仍是大的“短板”,全县拥有烘干机不到60台,烘干能力为9%,离创建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指标50%差距很大。
从2015年秋季开始,该县抓住连云港市加大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出台《关于促进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契机,在全县大力宣传动员,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县粮食烘干服务中心建设的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县新上服务中心11家,新增烘干机47台,使全县的粮食烘干机达到103台,1450吨,烘干能力达12%。
进入2016年,该县农机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苏政办发[2016]24号)要求,对照六大环节的烘干、高效植保、小麦机播等薄弱环节,加大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的宣传、发动、推广、服务力度,通过调查摸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县烘干中心,加快全县烘干中心的建设步伐。同时,该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200万元专门用于对烘干中心及机插秧薄弱环节的补助,对新建设烘干中心批处理能力不低于48吨,每个中心补助2万元。由于工作力度到位,优惠政策刺激,2016年上半年新上烘干中心20家,新上烘干机82台,全县烘干能力2813吨/批次,烘干水平达22.6%。从去年秋开始不到一年时间,该县烘干能力增加15个百分点,使烘干能力的原长“短板”已不再很“短”,为该县争创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