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老汉卖起“铝包子” 灌南检察柔性司法击穿“幽灵抗辩”

18.02.2018  10:0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要求犯罪嫌疑人主观上为明知,这就为犯罪嫌疑人“不明知”提供了辩解的空间,在刑事诉讼中这类无法查明的抗辩又被称为“幽灵抗辩”。江苏灌南检察官通过全范围、无死角地与相关食品行业从业者签订知情承诺书,有效进行普法,机智化解了“幽灵抗辩”难题。

  “添加这个之后馒头会很松软很适合灌南的口味,但我不知道这个不能添加。”灌南检察院公诉局检察官孙伟涛在讯问一起生产、销售“铝包子”的犯罪嫌疑人老张时,老张这样解释。老张口中的“这个”就是“泡打粉”,一种已经被明令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又是一次幽灵抗辩”。检察官孙伟涛心里想。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要求嫌疑人主观上明知,老张矢口否认“明知”无疑给案件的办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老张可能真的不知道不能添加这类添加剂,他已经50多岁,对外面的信息知道的很少,如果定罪量刑,老张很可怜。但是购买馒头的老百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摄入了非法添加剂制作的食品,更需要保护。这样的案子,如何做到平衡?孙伟涛在与检察长的谈话中将他的困惑表达了出来。

  “检察机关最大的资源就是案件,通过办案发现问题,但不把惩处犯罪作为唯一目的,如何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也必须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检察长张立表示。

  “在这次的‘铝包子’刑事案件中,可以综合应用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将这类案件落脚到保障民生。刑事和民事检察职能可以有机结合。建议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所有从事这类食品生产的劳动者进行告知并签署知晓非法添加剂知情通知书。”张立召集公诉局和民行科对这次工作进行了部署。

  随后,民行科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了检察建议,后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县所有的馒头、包子食品生产者、销售者进行了告知,并发放了禁止添加非法添加剂的宣传画册。这场集中性、全局性的告知在全县的行业从业者中搞得轰轰烈烈。灌南检察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润物无声地化解了“幽灵抗辩”的前提,但更重要的是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生产、销售馒头、包子的这些从业者都是最底层的劳动者,如果因为违法添加‘泡打粉’而被判处刑事处罚,对他们的家庭收入、日常生活水平都是重大打击。能够通过司法与行政执法相衔接的方式,提前预防,注重实效,是通过检察对受损社会关系的完美修复。”张立在2018年的工作部署会上再次对“通过一案,规范一片,整治一行”的灌南行政执法监督实践进行了总结。(记者 张 旭 通讯员 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