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海外,依然澎湃着“中国心”

01.10.2015  13:15
漂泊海外,依然澎湃着“中国心”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今天,海外游子的祝福跨越千山万水——漂泊海外,依然澎湃着“中国心

  “遇见中国”——时代广场上演中国旗袍快闪秀。VIJS供图

  

  新华报业网讯 今天是国庆节,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海外游子心中奔涌的是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真挚祝福,而他们,也因拥有一个高速发展并融入世界的祖国而自豪。对数以千万计的海外游子来说,无论身在何处,都有一颗“中国心”。

  低头思故乡,无法割断的文化根脉

  林海青一家三口这个国庆节只能在微信里团聚了。他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工作,妻子供职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女儿则在澳大利亚攻读天文专业。“我们一家3个人分处海外3个国家,但每年的相聚地都在中国。”林海青对记者说,“就像树离不了根,我们的根就在中国。我们的亲人朋友都在国内,他们的幸福平安与祖国的繁荣安定联系在一起。而强大的祖国,也是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最坚强的后盾。

  在美国,林海青从事中文图书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他笑称自己“每天和祖国在一起”,工作的内容一是收藏推介中国现代出版物,让更多外国学生认识当代中国;二是整理研究流传在海外的中国古籍,向世界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他曾供职的奥克兰大学系统收藏了《西厢记》各个版本,非常有价值,比较《西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中外经典,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情节。我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人通过这些共性去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在联合国农业和粮食组织任职的巩冠群,常驻罗马已经26年了,但至今仍持有中国护照。他告诉记者,在联合国工作的各国同事,都称他为“中国先生”,“中国”两个字,对他而言就是无法割断的文化根脉。

  他的工作同样与中国密切相关,谈到世界农业和粮食,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是无法绕过的话题,能让拥有13亿人的国家告别饥馑,是世界上空前的成就。他欣喜地说:“这几年,中国保护环境的力度前所未有地加大,包括退耕还林,包括限制高尔夫球场的大规模建设,有目共睹的是,中国正朝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进步。

  人在海外,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祖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国家。9月10日,他的妻子在纽约时代广场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一场旗袍快闪活动,在被称作“世界十字路口”的地方上演了一场“中国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一个长年旅居海外的游子,巩冠群对爱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那就是:不辱使命,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为“中国籍”增光添彩。

  远隔千山万水,对祖国爱得更深更沉

  吴洁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公司已做了9年人力资源管理。她说,以前在国内时,可能“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祖国”两字并没有特别深的体会,但出国之后,反而对祖国眷恋更深了,也更加体会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那种感受好比是子女长大离家,但是和自己的父母永远血脉相连,一辈子都难以割舍。

  “我的儿子21岁,他比我还爱国。”吴洁说,“我们俩9月初去西班牙旅游,当地凌晨4点,儿子在闹钟声中爬起来看胜利日阅兵式,他的微信朋友圈几乎被阅兵刷屏。他10多岁出国,但基因里已经植入了深深的中国情结。”吴洁感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两年,我们看到了国内惩治腐败的力度,看到了一个大国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我们相信,祖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出国了反而更爱国,是很多海外游子的共同感受。“我人在美国,却是中国动画的推广者,《大圣归来》一出来,我就借着课堂演讲的机会,把它隆重推荐给了导师和同学。”南京姑娘白羽在旧金山艺术大学学插画,出国前是黄蓓佳、曹文轩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御用”插画师。她说,“我在国内时基本画国外题材,出国了,反而不断地画中国题材,其实,画你最熟悉的文化,你的作品才会有独特性、标识性,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底蕴。”白羽是这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的作品常常被导师和同学当作范本,她说:“我当然代表不了中国,但是每次有人说‘那个中国姑娘真棒’时,我觉得自己和中国是一体的。

  白羽每天画一幅画当日记,9月3日阅兵日当天,她一边看直播,一边拿起画笔,画了一幅想象中的“受阅图”:红日当空,头顶飞机彩线飞过,“习大大”站在红旗车上检阅部队时说“同志们辛苦了”,奋笔疾“”的她答道:“小白不辛苦”。在下一格画面中,她穿军装、戴头盔、抱画笔,表示要“为画画事业而奋斗!”这幅四格漫画幽默、调皮,充满正能量,在国内朋友圈得到无数点赞。

  搭起桥梁,让中外文化在碰撞中交流交融

  在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变得越发迫切和重要。

  郑柯自己也没想到,到加拿大多伦多生活几年,却因为翻译了《如何看一幅画》在国内火了,这套书属于艺术普及读物,教读者如何欣赏西方油画。在国内时他本是IT男,有一次到西班牙旅游,看到法国弗朗索瓦芭布·高尔的《如何看一幅画》的英文版,非常喜欢,于是在“豆瓣”和微信公众号上推荐,没想到反响出奇地好,出版社也找上门来,希望引进出版,郑柯因此也成为文化达人。“我认为技术解决不了人性的问题,但艺术有可能。”他对记者说,“艺术能通往人的内心深处,它是不同国家和族群之间沟通的最佳渠道。中西方之间的艺术普及工作,可以为中国人架起一座了解世界文化的桥梁。

  与郑柯相反,生活在比利时的牛敏这些年一直在向西方人推介中国的艺术演出。最近刚刚忙完几个演出交流活动,她说这个国庆得好好歇歇了。今年夏天,由她参与运营的我省大型历史歌剧《运之河》在瑞士、比利时和意大利巡演8场,获得一片赞誉。

  牛敏说,这些年,国内与国外的各种艺术交流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少演出属于“自娱自乐”,有的到“金色大厅”演出纯粹为了美个名、镀个金,没有实现文化上真正的沟通。“所以《运之河》到日内瓦联系演出时,剧场经理当时还一脸傲气,认为我们拿不出优秀的演出,而演出当天,这位经理在剧场一直看到谢幕,连称没想到,说音乐很好听,演员唱得好,舞台那么棒,再三邀请剧团下次还来。”牛敏说,“那天晚上,我走在日内瓦街头,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腰杆挺得更直了。”而《运之河》的成功也让她深有体会,“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学会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的葛琳琳,眼下在伦敦从事中英文化交流工作,她说:“几年前,伦敦专门从事中英文化、商务交流的公司只有一两家,现在这样的公司遍地开花,这可以说是中国国际化程度的风向标,各种交流活动、文化展览展演活动越来越多,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中国软实力增强的标志。”但她也提醒,文化交流要了解人家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还要学会怎么给人家。在奥克兰大学工作的金慧慧对此也有同感,她说,前不久国内一位访问学者到奥克兰大学教太极,老师抱着传授技艺的目的,教得太过严肃认真,而学习者抱着健身和享受快乐的初衷,两种文化在碰撞中就有了错位。她建议,“如果老师在教授中增加一点幽默和趣味,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两种文化就能更好地对接了!

  本报记者 薛颖旦 王宏伟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