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上崛起的唐大圩
新桥老街,是新桥人最熟悉的地方,这里也是新桥人流、车流最多的地方。
在老街商铺的南侧,矗立着一排排精致的农舍,掩映在绿树间,犹如春天里一幅宁静安详的图画,这里就是唐大圩。岁月匆匆,如今已很少人知道这里曾是渡江部队的驻地。
圩上路面都硬质化了,时有小汽车穿行在道路上。“这里是当年渡江部队第23军第69师207团的驻地。”唐大圩所在的新桥村党委书记朱杰介绍,70年前,他们在这里针对渡江作战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战术训练。
207团在渡江战役中创造了最重要的发明——“半帆待命”(在待命时,把船帆升上一半,节省升帆的时间),以最快的动作、最少的牺牲,突破敌人江防的各种手段。“半帆待命”是由当时新桥镇唐家圩(今唐大圩)的船工老王想出来的。爱创新、有智慧的新桥船工,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唐大圩的历史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据老人们介绍,那时,泰兴南部一名唐姓地主垂涎于靖江新涨滩涂的西沙,用钱买通官府,在这里的江边框滩围垦,并请来贫穷清苦的“扁担分子”(旧时专做苦力活的雇农)挖沟平田,种植庄稼。为了达到永久霸占的目的,取名为唐大圩。对曾帮唐家吃苦造田、种麦栽稻的劳役者,唐家也在此地稍稍辟出一点边角零星土地,分给他们作为自田耕种,以笼络他们继续为唐家卖力。新中国成立前的唐大圩,绝大多数村民都在仅有的两间五架梁的草房内,夹编芦柴为壁。
“新中国成立后,唐大圩的村民翻身成了主人,凭借双手,把草房变成瓦房,后又建成了楼房。”新桥村党委书记朱杰说。1985年,新桥率先成为苏北地区第一个年工业产值超亿元乡。1986年,撤乡建镇。唐大圩就是新桥镇政府驻地。进入新世纪后,新桥镇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唐大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桥村党委副书记耿龙章出生在唐大圩,今年60岁,据他回忆,小时候,他还住在草房里,门前有一大片农田,大家主要以种田为生。后来,周边建起了不少工厂,圩上有村民开始到厂里上班。撤乡建镇后,因为是镇政府驻地,唐大圩可谓一年一个变化。如今,唐大圩有一百二三十户村民,早已“洗脚上岸”,不再以种田为生,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宽敞的楼房。
近年来,新桥镇立志率先、致力领先、奋勇争先,成为了全国千强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省级生态文明镇,第二批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作为我市“一体两翼多特”城镇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桥城建设稳步推进。
新桥人民迎来了美好的幸福生活。今年83岁的唐大圩村民朱圣银正安享晚年,他已有重孙,家里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如今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哦!我家房屋已经翻建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好。”朱圣银说,他闲暇时,常常去周边的小公园转转,新桥城建得越来越漂亮了,新学校、新医院、新社区、新商场……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