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建立职业病危害评价制
26.02.2016 11:34
本文来源: 总工会
滨海县总工会建立职业病危害评价机制,联合县卫计局、县人社局出台《关于建立职业病防治评价制的意见》,着力解决劳动者防范意识欠缺、企业存在职工健康危害、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努力营造优良的生产环境,切实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一是进行“产前”评价,防止“先天性不健康”。滨海县《意见》规定,凡是新上各类项目都要对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评估,防止“先上车后买票”,避免新上项目存在“先天性不健康”。今年以来,通过评估,对存在职业病危害较重的13个项目进行“产前”否决,从源头上杜绝职业病危害。
二是进行“体检”评价,防止“积小病为重症”。滨海县相关职能部门对已生产的化工、电池以及规模小、厂房简陋、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企业进行全面“体检”评价,防止防治不到位而“积小病为重症”。今年以来,共对全县1200多家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体检评价,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治理,防止出现职业多发群发重发态势。
三是进行“疗效”评价,防止“只把脉不用药”,滨海县把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落实整改相结合,努力放大评价效应。全县通过评价,发出整改通知书178份,并进行跟踪,确保整改到位。全县共有27个企业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更新,改进工艺,添置劳保用品,加强防控知识培训,收到了明显的防控效果。
四是进行“医德”评价,防止“任病变不手术”。滨海县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对治理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力度进行评价,促进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履行职责,大刀阔斧地治理整顿严重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3个企业被关闭,有29个企业被停业整改,使存在职业病危害隐患的企业得到有效治理,营造了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6.02.2016 11:34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