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整治老旧小区补齐民生短板 文明创建显成效
冬日的暖阳下,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镇海社区的几处公共晾晒区,晾挂着满满当当的衣被,与和煦的阳光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而过去在这样的老旧小区,五颜六色的被褥都挂在健身器材上、楼门口走道的栏杆上,甚至是树木之间,很不美观。为解决晾晒难题,海州区在不影响居民出行、停车和小区绿化的前提下,允许小区统一设置公共晾晒区,目前已设300余处。
设置公共晾晒区,只是连云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帧剪影。漫步连云港街头,文明的剪影随处可见。
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3日傍晚,海州区新南街道海宁社区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人一边聊家常一边锻炼身体。网友“林钰菲”在微信朋友圈里“秀”出她近日拍摄的老旧小区新景:居民歇脚有了崭新长椅,楼道内破损的窗户焕然一新。
老旧小区整治和规范管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这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点,同时也是公认的难点。”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惠茜说,连云港对全市20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灵活采取市场化管理、业主自治、社区托管等模式,提供基本保安、基本保洁、基本保绿的“三基本”服务,创建示范物管项目127个。
老旧单体楼整治一直是文明创建工作的老大难,到底怎么改,群众说了算。赣榆区出台《无物业小区及单体楼综合管理长效办法》,拿出4000余万元,对69个无物管小区和561幢单体楼进行整治提升。家住赣榆区万久绪宿舍楼的王女士聊起小区的变化颇有感触:楼道乱堆乱放的东西都被拖走了,以前乱贴、乱涂的小广告看不到了,泛黄的楼面墙体粉刷一新,昔日脏、乱、差的老旧单体楼彻底改观。
基础设施升级补齐民生短板
连云区的海上云台山景区,打破常规设计的精品公厕,外观新颖,内部净高度不低于3.7米,播放着轻音乐,满足了人们对“高、大、上”公厕的要求。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最高荣誉,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而公共厕所正是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口。连云港市城管局环卫处工作人员徐秦川说,目前该市已在公园、广场、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建设10个精品公厕,配备市民休息点、自动售货机、WIFI和手机充电服务等,此外还研发公厕导示APP,建立全市公厕数据库系统,方便市民就近如厕。
在文明创建中,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补齐民生设施短板作为“重头戏”,近两年推动实施570件民生实事,涵盖了教育强基、居住改善、交通畅达、市政配套等众多民生工程。
看不见垃圾污水,闻不到刺鼻气味,听不到嘈杂叫卖声,海州区巨龙路农贸市场由以前的脏乱差,变成现在的洁净美。商户邱士霞介绍,根据市场要求,每户要做好卫生工作,保证菜品摆放干净、整洁,对顾客的服务态度要好。
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市区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建成智慧环卫平台,精细化开展环卫保洁,精细打造10条文明店招示范路;积极构建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连云港的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志愿服务引领文明养成
“讲文明话 办文明事 做文明人 创文明城”“文明与城市牵手,健康与你我同伴”“礼让斑马线,文明路上行”……行走在连云港的大街小巷,不管是社区还是车站、广场,一幅幅公益广告犹如一股股清风扑面而来。在市民们眼中,公益广告已成连云港城市文明的一大亮点,不断传递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公共秩序的文明与规范,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惠茜介绍,连云港从细节、标准着手,推动市民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全面转变,在全省率先出台《连云港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一步倡导社会文明风尚,引导规范公民文明行为。
等绿灯再过马路,礼让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朝向一致,停放有序;不乱丢垃圾,注意环境卫生……这些文明礼仪,如今已成连云港市民日常生活的“公约”。
“请把垃圾丢到垃圾箱里”“小狗要看好,不要在草坪上大小便”……在浦西街道同和社区,退休老党员朱明和他的妻子周平每天穿着“情侣”志愿马甲,劝导不文明行为,铲除清理小广告。
全民参与是持续打造文明城市最根本的动力,像朱明夫妻一样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市民还有很多。“我们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希望发挥余热,为文明创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朱明笑呵呵道。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连云港以“与雷锋车同行”为引领,围绕“文明创建一起来 志愿有我更精彩”主题,开展以文化惠民、文明旅游、特殊群体关爱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80家市级机关的党员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为文明站岗、为创城添彩”“机关走社区联动服务”等志愿活动,影响带动市民养成文明习惯。(程长春 赵 芳 邵沛源 宋 芹)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