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12所高校生撒网500多个村 用激情点亮青春
中新网温州10月14日电(记者张茵)青春需要靠激情来点亮,今年的夏天,浙江省温州12所高校的几万名学子的激情却是在全市130个乡镇589个村被点亮。两个月的时间里,无论是在社区街道、山区海岛,还是田间地头、乡村庭院,到处都能看到他们青春活跃的身影。
“要让广大青年学生走出学校的‘象牙塔’,走进社会大课堂,投身实践大熔炉”。14日下午,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全市“新青年下乡”活动工作汇报会上表示,要让青年学子在农村基层吸取智慧和力量,为将来走上社会、成就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医科大留学生送医疗、商学院的学生经过“摸底”总结出村里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温州大学开展各种文艺汇演及给留守儿童送温暖、肯恩大学支教山里的孩子学英语、开设国学课堂,从欣赏瓯剧和瓯窑、从讲解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到给孩子们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深刻含义等等。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莘莘学子不仅将自己在课堂里所学“物尽其用”给基层一线的群众,同时也收获了当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谢。
对此,陈一新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引领风气之先的独特优势,把先进文化、文明新风、民主法治带到农村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青年下乡”活动由温州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实施,以基层农村为主阵地,以文化礼堂为主依托,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广大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在文化、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为基层群众送服务、送文化。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社区志愿服务队领队陈婉月说,出发前预先设计了方案,但真正在社区走访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社区,如果没有这么接地气的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可能与实际“不对胃口”。
陈婉月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洪殿社区文化礼堂科普氛围浓,可以做科技类活动;桂柑社区老人小孩多,可以围绕他们开展服务”……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一起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陈一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展此活动,把握了实践育人的规律和特点,拓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内容,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平阳县冯宅村,是一座蕴藏着江南风韵的古村。从2008年开始,温州大学商学院便与这个村结队,至今已是第八个年头,每个暑假,大学生实践队都会来到这里,给这里的孩子上课支教,而他们给这支队伍取名叫“青春相冯”。
今年,“青春相冯”实践队再一次来到冯宅村。25人的实践队在保证原有的支教任务的同时,分出一个6人小分队,由学生蔡雨晨带领。
“我们利用十天的实践时间,对这个只有0.55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人左右的冯宅村进行了一次彻底‘摸底’。除了考察村里的环境,还翻阅了不少尘封的原始资料。”与村两委进行多次沟通后,蔡雨晨团队最终交出一份1万多字的冯宅村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帮助村民打造旅游经济。
而对这些大学生带来的发展新思路,冯宅村支书郑有才感叹到自己在这个村当了18年书记,从来没有制订过十年规划。“村里特意开会,就其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郑有才觉得此方案比较实在,对于村里也有很大帮助,村两委决定大的方向可以参照这个规划来走,但细节上还需要进行一些修改”。
“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延续以往学长学姐的实践,也延续自己全年的行动”。蔡雨晨最后总结此次活动表示,希望自己在这场接力中不断有创新和进步。
“当前,农村发展缺科技、缺信息、缺项目等问题比较突出。高校大学生是有着先进理念、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的‘播种机’,我们要在高等院校与农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陈一新说,将青年知识优势与农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引导大学生投身农村改革发展实践,引领农村群众创业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城乡协调发展。
温州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现有50多万人在海外闯荡市场开拓创业,然而在他们的子女中,有的从小跟随父母远离家乡,有的则留守家乡长期远离父母,缺失亲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温州大学社会工作协会的师生们发起了关爱侨界留守儿童的行动。不仅为活动对象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库,成长档案、家访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足迹,同时也为青年大学生和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据悉,此活动从最初的仅个别专业师生参与到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从每年的暑假到每个周末,从温州的个别乡镇到所有县市区,已吸引了一万四千人参加,累计服务两万余侨界留守儿童,创造了侨界留守儿童工作的温州模式。
周琼是温州大学一名大四临床专业的学生,她跟记者分享了此次活动的体会。
“21天的时间里,我们每天平均睡眠不足六小时,为了带给孩子们更好的活动每个人都挂着黑眼圈,跋山涉水穿街走巷也要安全的把孩子送到家,哪怕断电断网30多个小时,大家打着手电写稿,裹着床单讨论。但艰苦的生活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丰富了我们的社会体验。”周琼说,通过新青年下乡活动,不仅对这些孤单的留守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我们通过高校团委梳理各大高校服务项目600多条,同时征集农村需求1400多项,很好的搭建了青年走基层和百姓要服务的桥梁”。温州团市委书记林小露告诉记者,在供需定位清晰的基础上,农村需要什么,大学生就提供什么。
对于把育人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支农惠农、科普宣传、文化送演、医疗服务、爱心支教等多种服务的举措。林小露感叹到,“新青年下乡”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贵在坚持。“9月份开学后,全市又将共有300多支服务队、7000多青年学生赴基层一线开展持续接力”。
据悉,“新青年下乡”活动将从每年的七月启动,按照“集中活动+常态服务”相结合模式,在寒暑假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平时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深入结对村开展常态化服务,实现每学年服务接力。
“青年人成才,既要有大学的知识基础,还要有实践的经验基础,这是青年人成才的‘两只脚’”。作为此次活动的“总导演”,陈一新很是欣喜的告诉参加会议的学生代表,只有这“两只脚”都扎实才能站得稳、走得远。
陈一新说,“新青年下乡”活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实践育人的一大创新,要把开展活动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找准此活动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结合点,做到在实践中激发创新精神、在服务中提升创业能力,努力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未来引领发展的中坚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硕博研究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更好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完)
原标题:浙江温州12所高校生撒网500多个村用激情点亮青春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