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本”与资本深度融合 高新区探索科技金融发展系列报道(一)

17.11.2014  12:41

 

苏州高新区是我国最早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济始终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多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高新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产业发展方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持续提升,新能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市自主创新的领先示范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苏州高新区将进一步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金融服务业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大量资本的投入,缺乏外部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变革难以实现。金融、科技已成为动员、组织和集聚全社会资源要素的重要手段,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为此,在新一轮发展中,高新区抓住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两个活跃因素,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对接,在更高层面上加快各类创新要素的整合联结,促进创新集聚的体系建设,破解创新瓶颈,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现状——产业升级,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今年8月15日,高新区“鑫庄农贷”登陆“新三板”,成为全国首家在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小贷公司;今年1月,高新区“纽威股份”上市,成为全国IPO重启新股发行上市第一单……截至目前,高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9家;还有7家正在上会,区内还储备了几十家待上市企业。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新区多年来打造的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未来高新技术大企业的萌芽和基础。目前,区内中小型企业已有10000余家,占中小企业比率达80%。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这就要求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为此,高新区积极搭建起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手段,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 短短几年间,高新区相继出台了20多项科技金融政策,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了科技金融广场,启动建设了“金条工程”、“金融谷”等新型金融创新载体。建立起包括中小企业集合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科技小额贷款、科技保险、商业保理、融资租赁为一体的企业成长服务体系,形成了覆盖企业各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服务链。已吸引各类社会资金100亿元以上,并与50多家银行、投资机构成功对接,累计落实银行授信500亿元。区内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企业和专业管理公司超过100家,资本规模超过了140亿元。 在创新债权融资上,高新区推出了1.6亿元额度的“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项目,成功发行了全国首支冠名“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还推动了“统借统还”平台建设,搭建了5亿多元额度的中小企业“统借统还”融资平台,使40多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受益。此外,高新区为区内挂牌及拟挂牌“新三板”企业提供200亿元授信额度,设计推出了“新三板”助力贷、惠农贷、POS贷等系列创新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高新区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1.1%,列全市第一;全社会R&D占GDP比重达3.3%,连续五年保持全市第一,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省首批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辖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效——两大抓手 发展特色科技金融体系 10月22日,“太湖金谷”作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国内首家委托服务机构正式揭牌。“太湖金谷”是高新区全力打造的公益性目标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平台,作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国内的首家授权委托服务机构,将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挂牌优质中小企业提供路演、培训及多方案金融创新服务。 据悉,“太湖金谷”和科技保险工作,是高新区致力打造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匹配度高的科技金融格局的两大抓手。 高新区发展科技保险、拓展保险资金运用具备一定的优势。目前区内入驻保险机构36家,覆盖了保险、公估、培训、代理等领域,2013年全区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19.86亿元,同比增12%,占全市比重44.43%。累计有92家(次)企业享受区科技保险政策补贴,可转移的风险金额累计近650亿元;积极探索科技保险新险种,先后和区内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知识产权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新险种; 引入险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成功引入太平洋保险险资12亿元,助推国内第一条示范线——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一号线建设,创新设计了保险公司+国资公司+银行投融资模式,拓宽了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对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苏州高新区明确了以运河西岸“金条地段”及狮山路两侧等相关区域为重点,大力推动高新区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特色保险金融产品和服务集聚区的目标,力争率先打造一条以保险业为纽带,保险金融与区域产业、科技、民生深度融合的保险金融产业链。 高新区还致力于打造“新三板”全产业服务链。2013年,全国首家股转系统路演分中心在苏州高新区设立。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立于2012年,它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定位于非上市股份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和发行、融资的市场平台。其首家路演分中心主要面向华东地区开展融资、并购、重组等相关服务,为中小企业金融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股转系统路演分中心的设立将十分有利于集聚企业金融服务资源要素,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环境。2014年10月,路演中心正式更名为“太湖金谷”。 如今,高新区将围绕“太湖金谷”建设与发展,加速配套引入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融资担保、科技小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银行券商、评估资信等一批金融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各种金融业态竞相发展的新金融格局。   展望——吸引创新资源 做发展先行区 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苏州高新区提出将以“科字当头”,探索重点领域改革新突破,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加快创新资源集聚,着力打造创新发展先行区。 2014年4月,高新区制定了《苏州高新区关于加快推进金融高地建设的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以“保险与科技结合”综合创新试点和全国股转系统路演分中心为主要抓手,推进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凸显科技金融特色,打造科技保险创新试验区,与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共同成为苏州市金融中心建设的支撑高地。 可以说,如今的苏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圈”。在高新区生长着众多处在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随着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企业成长全过程都将获得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服务——初创型企业可与天使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对接,成长期企业可在“科贷通”、“统借统还”等一系列创新平台上获得资本支持,而成熟期企业可以获得政府与中介的专业扶持,在“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登陆、上位。 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极大提升了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目前区内已有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浙大苏州工研院等70余家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进驻发展;累计引进日本富士通、克诺尔车辆设备等近400家世界知名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新能源、新装备、医疗器械、软件信息、现代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领军人才企业已经达到了200余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来培育,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将为企业提供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通过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实现金融服务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要素资源的集聚互补,现代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的相互激励成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科技、新服务、新发展“生态圈”环境,是高新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孙晶晶)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