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动全民阅读阵地和民间组织建设
近年来,作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深圳市积极推动大书城小书吧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和书城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扶持社会阅读组织建设,促使深圳成为一座书香弥漫的城市。
深圳图书馆1986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免费开放制度;1997年出台全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律《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在全国率先发明并应用推广了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目前,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总数达到643个,全市图书总藏量2695万册(件),累计办证读者249万;200多家自助图书馆覆盖全市街区,实现“24小时阅读无障碍”;百余家“劳务工图书馆”,为这座全国劳务工比率最高的城市当中的千万劳务工提供阅读营养。
经过20年发展,深圳市相继建成深圳书城罗湖城、南山城、中心城和宝安城等4个经营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书城,深圳书城已成功转型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建立了以书业为核心、以书城为阵地的新型文化商业业态,成为推进全民阅读、涵养城市文明、引领社会风尚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20多年来,罗湖书城累计接待读者1亿多人次,举办各类活动5000余场次,累计销售8000余万册、价值21亿元的图书,总量相当于深圳市图书馆全部馆藏量的20倍。
深圳市还大力扶持民间阅读组织发展。2012年11月,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正式成立,是国内第一个跨行业全民阅读民间组织。目前,深圳拥有各类民间读书会近100个。2015年4月22日,全国首届民间阅读组织深圳会议筹备会在深圳召开。会议提出,2015年11月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期间,在深圳召开首届全国民间阅读组织深圳会议,商讨搭建一个全国性民间阅读组织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