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网络通道"检民联系

26.03.2015  10:36

  “的确方便多了,现在每次到检察院办事,不用担心找不到人。”前来申请会见案件当事人的张律师与来行贿档案查询的小蒋开心地聊着,“有的事不来也行,不耽误一点时间……”他们俩都对淮阴区检察院开通的“网上为民服务中心”十分认可。

  今年,该院为积极适应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工作节奏方式,全面构建检民联系的网络通道,努力实现“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

  淮阴检察“网上为民服务中心”实行网民需求督办卡制度,即,只要有网民向该院反映问题,网络值班检察人员就会将有关检察人员的手机微信号、QQ号告知相关网民,并将网民反映的主要问题通过督办卡告知检察人员,并在办结后回收督办卡,检查落实情况,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网民通过网络联系好以后,也只需坐在家中点击鼠标键盘,就能和检察官在线进行对话“问诊”。目前,该院“网上为民服务中心”每日点击量在100次以上,总点击量达到了13.8万次,共发放督办卡74份,有效解决网民涉检诉求66件次。

  建设以网络4G地图导航方为式的“职务犯罪网上警示教育基地”,相关受教育者只要和该院预防科预约,便可以通过手机视频或网络视频实现“点对点”教育。该院还成立网上预约检察宣讲团、预约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约律师会见服务,让前来办事的律师和相关人员由以往的一件事情来回3-4次,变为一次办结。今年以来,通过网络为律师提供服务47件次,预约行贿档案查询193次,在韩桥、渔沟、赵集等乡镇开展网上专题职务犯罪预防宣讲6次,参与干部群众近500人次。

  依托已建成的王营、徐溜、渔沟、南陈集4个派驻乡镇检察室,在4个乡镇检察室开通“远程视频对接系统”,将“点名”接访制度向基层延伸,党组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向各镇检察室、相关重点村公布。各乡村的群众通过电话预约,不需到城区,就能通过视频系统和需要见面的检察长、检察官进行面对面交流。今年已先后有6名群众通过“远程视频对接系统”,与检察人员进行了交流。该院通过视频点名接访,掌握各类监督线索7件,正在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