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法院打好“组合拳”力破“送达难”

30.10.2014  17:27
       

近年来,淮阴法院不断创新送达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出一套化解送达难的“组合拳”,为提升法院工作效率、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立案把关,核实送达信息。从立案环节入手,对新立案件,除要求原告提供身份证件外,还要求原告提供受送达人明确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以及电子邮件等信息,方便送达人员联系,以提高送达效率保证案件及时开庭。

 

创新送达方式,丰富送达载体。在采用邮寄送达、集中上门送达、电子邮件送达的基础上,成立送达小组,打破8小时工作制,实行错时送达,对外出工作或逃避送达的受送达人,充分利用早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送达,通过打时间差,完成送达工作。

 

发挥联动优势,构建送达网络。加强与受送达人所在基层群众组织、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利用基层群众组织协助送达,发挥人民调解员和人民陪审员在基层工作的“环境优势”,借助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的双重作用,督促受送达人签收法律文书,合理化解送达难题。

 

完善送达程序,加强法律释明。在送达过程中,要求送达人员注重司法礼仪,使用文明用语和告知词,准确把握受送达人的心理特征,打消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并及时提醒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不领取法律文书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同时,要求送达人员对送达现场进行录像、录音、拍照,将送达过程完整地记录,确保了送达程序更加规范。

 

 

 

 

 

 

 

      作者单位: 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