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内秦淮水上游今年全线开通 十里秦淮一朝通
30年前,南京整治以夫子庙为中心的内秦淮东五华里风光带,成就了如今全省游客量最大的5A景区。10多年前,外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昔日大阳沟变身“美丽的河、流动的河”。今年,南京着手整治内秦淮西五华里,打造十里秦淮风光带。
“30年,十里秦淮风光带贯通终于一朝梦圆。”秦淮区有关负责人14日表示,今年底从东水关到西水关,十里秦淮水上游将全线贯通,内外秦淮河一体化整合也开始部署,力争5到10年内,把秦淮河建设成“中国第一、影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河。
做透“治水文章”
以中华门淮清桥为界,往东为内秦淮东五华里,往西为西五华里。东段贯通夫子庙、白鹭洲公园,水上游已是南京标志性产品。相比之下,西五华里自古商肆密集、人烟繁盛,历史资源丰富,但开发还是空白。一桥之隔,东西五华里旅游环境判若云泥。
“十里秦淮,流动的是水,灵动的也是水。”14日,南京市组织各部门检查内秦淮河整治,强调彻底改变河水黑臭状况。目前,西五华里已完成河道清淤、排污口封堵和挡墙修复。不仅水质改善,整个西五华里都将按照“开放式、可进入、能亲水”要求,贯通滨河步道,连通河街廊道,美化沿线桥梁,完善夜景亮化、旅游配套。
南京市政协委员张国宪建议,西五华里改造要避免东五华里的遗憾,多建码头,梳理港湾,连通水陆旅游,把水的文章做活、做透。秦淮区区长林涛表示,将通过整治提升,十里秦淮全线“船能跑、景可看”。
讲好“秦淮故事”
秦淮河是南京母亲河,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在世界河流中独树一帜。“水是十里秦淮的纽带,文化是秦淮旅游的灵魂。”秦淮区区委书记曹路宝说,内秦淮西五华里风光带将深挖文化基因,讲好“秦淮河故事”。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河两边”,《桃花扇》诗句再现旧时秦淮景色。张国宪认为,目前内秦淮两岸的树又杂又乱,驳岸生硬,必须进行林相、坡岸绿化改造。两岸历史遗存散失太多,一些地名、街坊后人不甚了了,可以大做文章。因此,和水环境整治同步,文化资源挖掘利用深度展开。秦淮区编制历史文化资源图册,梳理西五华里两岸文化资源点40余个,糖坊廊河房整修完毕,钓鱼台192、196河房修缮之中,百猫坊遗存复建今年底完成,泾县会馆、程先甲故居等文保建筑明年完成修缮。通过演绎人文典故、项目展示,彰显秦淮河文化内涵。
开发“夜宿秦淮”
去年,以夫子庙为核心的秦淮区旅游游客量达5000万人次,为全省5A景区之最,但住宿游排不进前十。南京市旅游委主任金卫东分析,城南旅游晚上多、白天少,观光多、逗留少,折射出秦淮河景观精致度不够、旅游产品丰富度不够。
开发“十里秦淮”,秦淮区以精致提升、全域旅游为重点,文态、业态、生态“三态”融合。西五华里整治从河岸向两边“非”字形延伸,用两到三年完成沿河10条街巷综合整治、20条道路景观提升,沿河地块转向商业旅游开发,从“水上游”延展至“街区游”。东五华里和外秦淮河实施绿化、亮化、功能配套的二次提升,市城建集团和秦淮区联手打破“楚河汉界”,打通内外秦淮游览线,游船钻出曲径通幽的十里秦淮后,再驶入包含大报恩寺、鬼脸城等景点的外秦淮。
老城南河厅河房、古街古巷风味独具,让游人慢下来、住下来,民宿旅游不可少。结合沿河街区整治,秦淮区开展住宿业摸底调查,计划5年内新改建特色主题酒店、民宿客栈2000间,打响“夜宿秦淮”品牌。“城南积淀深厚,一定要调研清楚、想好了再做,力争留下不留遗憾的精品力作。”秦淮区领导表示。(顾巍钟)